一、广场面积大小
到底是建个大广场还是小广场?说实话,华北平原是多的是地,但是老百姓最看不上的就是浪费。尤其是在寸土寸金的宅基地问题上更是分毫不让,如数家珍。
要在前十多年里,村里有的是宅基地,甚至都当压麦场晒粮场用,如今村里孩子都成家娶媳妇盖房子了,宅基地也都划的差不多了。村里没有公用的地,但是村民手里还是有点小地块宅基地的。
那村集体只有从村民手里借地建,就像土地流转一样,这家闲置的宅基地借几分,那家的借几分,也就凑成个几分地的小广场。
至于建大广场的提议,他们没有涉及。
二、广场选址东西
广场选址首先受借换宅基地位置的制约,其次受村民意愿的影响,再次受到规划设计等因素的影响。
前者因素的制约程度也受中间因素强弱程度的影响,后者因素主要体现广场选址的科学性。换句话说村民手里几乎都有点儿零散的宅基地,至于广场的选址是否科学实用,关键得看村民的意愿与重视程度。
简单点说,广场选址村民们首先得集体同意建广场,觉得建广场有用,否则建了不用也没有价值,或者随便选个犄角旮旯建好之后没人去也是浪费。
三、广场出资
村里的公共事务出资历来按人头摊派。但新时代了,大家生活好了,腰包也鼓了,这次村里提出要适当改变一下,可以进行募捐。
有人建议让村办企业都包了也可以。但是当时村里的企业刚刚成立不久,资金都挺紧张,让他们来承担全部费用显然不合理。
所以村里建议出资改由摊派加捐助的形式,先有自助捐助的方式,剩余的部分再由村民按人头挨家挨户收还是比较合理的。
老支书一边喝茶一边听他们三个在那讨论。讨论过后,他们又开始争论。
如此几波讨论和争论过后,他们总结出来三人的智慧结晶——村里土地和资金有限,暂定半亩地的小广场;广场位置暂时先不确定;资金有募捐和摊派两种形式搭配。
讨论完广场的事,他们又讨论了村办企业出现的其他问题。老支书作为一个旁听者,在广场问题上只是笑了笑,不语。
散了会他们各自回家,这时老支书王文华叫住杨万理说了句话,广场的事我不掺和,你们要谨慎!
送走了杨万理他们,老支书摇了摇头,深深地叹了口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