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响起来了,这宣告着静寂了十四天的菜市场又恢复了往日的烟火气。
菜市场还是原来的那个菜市场,但对于咱们这群“菜市场爱好者”来说,今天的菜市场更像是久别重逢的好友,倍感亲切。迈入菜市场的脚步亦是异常地轻快,但是轻快之余又比平日里少了几许悠闲,毕竟非常时期还是要做好非常防护。
我还是按照平日的老路线,最先光顾孩子们最爱的水果区,我远远地就被角落靠墙边摊位上的一位老奶奶所吸引,准确地说是被她面前那一篮篮“精致”的桑椹所吸引。
我快步走向老奶奶的摊位前,先打量了一下老奶奶,约莫七十多岁,穿着一件宝蓝色的旧外套,外套因为褪色有点泛白,但是十分干净整洁,老奶奶满头银发亦被打理得很齐整,在菜市场灯光的照映下泛着光芒,给人一种十分清爽干净的感觉。
不同于其它卖水果的商贩,老奶奶的桑椹不是装在一个大筐子里的,而是装在带着小提手的红色小塑料篮里,小篮子整整齐齐一字摆开。篮子里的桑椹大部分都是紫红紫红的,有些红得发黑,在灯光的照耀下闪烁着紫色的光泽,桑椹的表面上还铺着几张嫩绿嫩绿的桑叶,桑叶上还带着晶莹剔透的露珠。
“小妹,来篮桑椹吧,今天刚摘的,特别新鲜!特别甜!你先吃一个尝尝!”老奶奶操着一口带有家乡话风格的普通话,说话干净利落,声音也特别洪亮有底气。
我随手拿起一个乌黑的桑椹放进嘴里,“嗯,真甜!”甜中还透着点一丁点儿微酸,还带着一股大自然的泥土气息。可是它并不是我记忆中的那个味道。我犹豫了一下,看着老奶奶那充满慈爱的眼神,我很爽快地买了一篮。
我的思绪飞到了童年。我想起了小时候,乡下奶奶家屋后的一小片菜地,菜地大约二十平方米,菜地虽然没有鲁迅先生的“百草园”那么高大上,但它也是我童年的乐土。
菜地里种着的都是一些家常菜,有绿油油的小葱,细细长长、顶花儿带刺儿的的黄瓜,红灯笼似的灯笼椒…最吸引我的便是那两棵小小的桑树,桑树不太高,大约两米左右,因为奶奶施的是“农家肥”,没有打农药,桑树稍有些许发育不良。
每到春天桑椹成熟的季节,我最开心的事就是和爸爸妈妈一起到奶奶家摘桑椹。一打开后屋的木门,我迫不及待地冲到桑椹树下,只见一串串沉甸甸的桑椹,挂满了枝头,有的半青半红,有的半红半紫,还有熟透了的乌黑乌黑的,像极了节日里的彩灯。它们藏在翠绿的桑叶底下,像羞答答的小姑娘们。
我也顾不上挑选,直接伸手摘下一把就往嘴里塞,半熟和熟透的桑椹混在一起吃,酸中透着甜,简直就是纯天然的混合果汁啊!桑椹紫色的汁水沾到手上,顺手手往衣服上一擦。嘴唇和牙齿都被桑椹汁染成紫色了。奶奶看着像个小花猫似的我,一边拿毛巾帮我擦手和嘴,一边满眼爱意对我说:“我的宝啊!慢点吃,树上还有好多,待会儿奶奶帮你采一大篮带回家慢慢吃!”。等我们要回家时,奶奶早已准备好了满满一大篮桑椹,再看看那两棵小桑树,也已被我们“扫荡一空”,只剩下少些未成熟的桑椹孤零零挂在枝头。
奶奶已去世多年,奶奶家的老屋也早已拆迁。自从奶奶走后,我也没有再买过桑椹吃。我知道,记忆中的味道找不回来了。我细细嚼着嘴里的桑椹,我嚼出了一股青涩的味道,眼睛有点湿润,眼泪在眼眶里打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