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谈风骨,始论者卫烁《笔阵图》:善笔力者多骨,不善笔力者多肉;多骨微肉者谓之筋书,多肉微骨者谓之墨猪;多力丰筋者圣,无力无筋者病。
风骨一说,到了刘义庆《世说新语》中说的是人的胖瘦论,“旧目韩康伯,将肘无风骨”,说年轻人胖了无有精气神的意思,刘勰《文心雕龙》及后代书法理论引申到作文、书法中风骨的概念。
书法讲风骨的审美观,对后代及当代书法发展影响很深,唐代出现“颜筋柳骨”(颜真卿和柳公权的书法作品),唐代诗人杜甫提到“书贵瘦硬方通神”,宋代苏轼在《孙莘老求墨妙亭诗》中提出不同观点:杜陵评书贵瘦硬,此论未公吾不凭。短长肥瘦各有态,玉环飞燕谁敢憎。米芾直言“信老杜不能书也”。个人观点,写毛笔字还要有筋骨,方有蓬勃之生命力,临《颜勤礼碑》字体厚重,尤其是右竖、捺相对于横和撇,粗壮但不肥弱,就像健美先生一样,不以胖瘦为标准,以健康为尺子。
![](https://img.haomeiwen.com/i14348939/22fe39854a2e973d.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