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守望
周末我们几家自驾游,车程三个小时,目的地有草有树有沙有水有荷花。同游8位,其中未成年的有:四周岁的点点小美女,五周岁的艾米(中华田园犬)和我的女儿。
中午,我们这些大人准备野炊、搭帐篷、系吊床……点点活泼可爱,精力充沛,于是看护的重任就落在女儿身上。
点点看到吊床系好,想去上面玩。于是女儿就扶着她坐在吊床上,荡来荡去。点点爽朗的笑声一阵阵地传过来,就像春天的小鸟在欢唱。每当玩到开心处,她就身子一倒,无比依赖地扑倒在姐姐的腿上。
女儿和小她十岁的妹妹在蓝天白云下轻轻摇荡,艾米趴在一边晒着太阳。十年前的女儿就像一页页的底片开始慢慢回放……
Part 1
那年五一带女儿去笔架山玩。
“小螃蟹,你回去,你快点回去!要不姐姐可生气了,快点,你快点回去!”
当时我正在洗手间洗衣服,忽然听到女儿声色俱厉地说着。开始还没在意,听她一遍又一遍地重复,赶紧过来看看。
原来是她在去笔架山路上捡的众多“宝贝”里,有一只小小的寄居蟹悄悄地爬出来了。
于是我开始给小蟹配音。
“姐姐,你和我不是好朋友了吗?我可是喜欢姐姐呢。”
“那你回去,回去我就和你是好朋友。”
“姐姐,我要是回去,就看不见姐姐了?
“可你出来,我怕你咬着我呀。”女儿的声音好听多了。
“姐姐,你放心,只要你不碰我,我也不会咬你。”
“小寄居蟹,那你可别咬我啊。”
“姐姐,我这么小,你可要保护我呀。”
从女儿温和柔软的声音里感受到她觉得安全了。
开始明明是有些怕了,却用那么严厉的声音训斥它,典型的色厉内荏哈。
Part 2
“妈妈,你别动,快让我摸摸。”一只温软的小手抚摸着我的额头。
“怎么了,孩子?”
“妈妈,你的额头上怎么有波纹了呢?”
我笑着伸手去摸,“你摸不出来,我能看出来,你一抬眉毛,就有波纹了。”
“孩子,那不叫波纹,叫皱纹。”
“妈妈,你看看我有吗?”
“你现在这么小,怎么会有呢?怎么不喜欢这个皱纹吗?”
“不喜欢让妈妈有皱纹。”
“孩子,即使你以后有了皱纹,妈妈也爱你,不管你是丑是美,是白是黑,不管你有没有皱纹,妈妈都爱你。”
“妈妈,我也爱你,你有皱纹我也爱你。”一只温软的胳膊搂着我的脖子,另一只手仍心有不甘地竭力要抚平那些隐隐的“波纹”。
Part 3
不想太娇惯女儿,所以常常和女儿说“坚持”这个词。比如走路走累了,她要我抱时,我就说“再坚持一下,你能行”;比如生活上有了小麻烦,也对女儿说“再坚持一下,你能行”……诸如此类,常用这个词语。
结果有一天和女儿出去玩,我和她跑了一会儿,感觉实在追不上她的步伐,有些累,就说:“姑娘,歇一会儿吧,妈妈有些累呢。”
女儿玩得还不够尽兴,就说:“妈妈,其实我也有些累。可你不是说‘做啥事都要坚持’吗?所以我就坚持着,我都不老说累呀累的,你还说?!”
原来这就是四周岁孩子的“坚持”。
Part 4
女儿喜欢布绒动物玩具,尤其喜欢小布绒动物,自称是它们的“姐姐”,对它们极其温柔体贴。
女儿不太喜欢大的布绒动物,往往是越小的她给与的疼爱越多。
有一天,我故意拿一大熊说:“姐姐,你怎么不抱抱我呀,为什么不和我玩呢?”
“大熊,你不是长大了吗?你看小狗这么小,姐姐得照顾它呀。你乖,自己先玩,好不好?”
“可我比姐姐还小呢,姐姐怎么就不和我玩一会呢,大家一起玩好不好?”
“好吧。”看“大熊”说得如此可怜,女儿不忍心了,同意和大熊玩。
接着她一边呵呵笑着,一边问我,“妈妈,你说,我要是长得比你还高,那我还是孩子吗?”
“是呀,”我也笑了,“宝贝,不管你长多么高,永远都是妈妈的孩子。”
女儿看了看我,沉思一下,好像还是有些顾虑,说:“妈妈,我看我还是慢慢长大吧。”
……
“阿姨,”点点跑过来,拉起我的手,拉回我的思绪,告诉我:“刚才过那条小溪时,有一头牛在那里喝水,艾米害怕不敢过,却发出哼哼声吓唬牛。”
点点边说边学着艾米的哼哼声,我忍不住笑起来,询问牛害怕了吗?
点点急切地告诉我:“没有,没有,那头牛继续喝水,后来大眼睛眨了一下,艾米就不敢走了。姐姐把它抱过来的,在姐姐怀里它就不再哼哼了。”
我的笑意在唇边荡漾开来,艾米这情景真的好熟悉。
——end——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