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若水君之
我的照骗我,曾经是一个胸怀远大梦想的孩子。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也提到过,正是因为朋友们都选择了离开家乡,所以我才选择用自己的笔守护家乡,为了自己的家乡有一份热发一份光。
是的,写作对于我——一个孤僻又抑郁的人来说,可以说是最大的梦想。
正是为了捍卫这份梦想不动摇,我参加了为期11天的日更挑战。在此期间,我不顾自己的作品还不成熟,不顾大家怎么看我的作品,亦不顾读者们是否真正读了我的文章。只知道日更就是军令状,我必须要求自己在短时间内贡献出经过反复琢磨,质量最优的文章。
而我也在自己的笔耕不辍中收获了人生最大的幸运:从一开始的10钻,到现在的130钻;从开始的0个粉丝,到现在的89个粉丝。每一个数量的增长都是老师们的鼓励和我刻苦努力的结果,看到35天内我的进步,心里真的就像吃了夹心的冰糖葫芦一样甜滋滋的。
十一天之前 十一天之后可是这收获放在现实中还是不行的,我曾经夸下海口,未来要以写作为职业。我才不肯承认,孤僻内向的孩子没有未来呢!
可是三个月来不到一千元钱的收入,同学的嘲笑讥讽,家人对我“走上正道”的循循善诱,让我有时真的想:“自己选择这条路,难道是错误的吗?我这样性格的人,就活该对社会一点贡献也没有呗,即使沦陷到社会底层也是应该的呗!”
虽然从来没有放弃过,但是不得不接受家里人安排的,我并不喜欢的一项工作,准备走马上任。虽然我反复追问“您们觉得我适合这份工作吗?”他们的回答都是“哪有什么适应不适应,时间长了,就都适应了!”
的确,有的时候,凑合成了社会人安慰自己的手段:不喜欢的工作,凑合凑合就能做了;不喜欢的人,凑合凑合就得过且过了;不喜欢的生活,凑合凑合也就是一辈子了;不完美的人生,凑合凑合也就结束了。
是的,这样也算是一世人生,可是这样“凑合”的人生,强迫自己适应这个社会,宁可把自己所有的梦想都和过去的日子一样埋在沙土里,我认为是不完美的。
这时有人肯定会说“你就不要在这里高谈阔论了,你写的文章,又有谁能看呢?”
是啊,认真读过我的文章的人,也许有半数以上的人会觉得太孩子气,“奶声奶气”不断,就好像没离开娘胎似的。有时候我自己,尤其是读从前的文章时,也会有这样的感受:这篇文太烂了,怎么会有这么烂的文!在反复确定过,确实是我写的之后,就哑然失笑了。接下来,要么是久久地沉浸在自己的泪水里,要么,就没有然后了。
而且,即使出现少数写得比较好的文章,有的人也会觉得,在这里看一个一百多个钻嘴上没毛的23岁孩子叨咕心事,还不如去看看大家之说,还能从中略学一二。
我的日更天数,每一天,我都很努力,来到这里我不虚此行这种选择让我想起了儿时的“酸葡萄心态”:
小时候家里人对我非常严格,记得在八岁的时候,家里人把杀鸡时弄的满满一盆鸡血交给我,叫我倒进马桶里冲走,我颤颤巍巍地端着盆向卫生间走去,可是那盆对我来说实在是太重了。一下子没端好,盆偏斜过来,我也坐在地上。温热的鸡血把纯白的衣服都染红了,这时候在我旁边的亲戚没有管我怎么样,有没有摔到。而是揪着我的耳朵把我拽起来还狠狠给了我两脚。
“七八岁的孩子了啊!挺大个丫头,连盆都端不稳,在我们那个年纪,都可以伺候弟弟妹妹吃饭睡觉了,像你这样式的,能找什么样的婆家,即使找到了,老婆婆还不得打死你啊!我这打你都是轻的!靠墙站在一边去,没人给你洗衣服!”
后来那个亲戚还是给我洗了衣服,不过我心里还是不高兴,一直憋着气。午饭晚饭都没吃,一直到晚上妈妈回来,才吃了面包,喝了牛奶。
第二天衣服干了,我的气也消了。妈妈就顺水推舟,没有追问那个亲戚究竟发生了什么。“她也是着急了,下一次,做活麻利点,嘴甜点哄着她,她就不生气了。”
这看似是安慰,却无疑让当时幼小的我再次怒火中烧——那不是我的错,我也摔倒了,我也受伤了,她还说了那么多不好听的,我到头来却要哄着她?!仅仅是因为洗了衣服这件恩惠吗?于是我总结出一个道理:面对确实比自己强的人,即使不是自己的错,也要承认是自己的错,然后哄着他,爱戴他,让他成为自己心中不灭的光、不灭的信仰!这就是大人们的世界。
也许从那时候开始就决定和大人的世界抗衡,叛逆期的时候,经常和一些“不良少年”在一起,学着古惑仔的样子说“你是大人你牛x啊!”与此同时,回到家里从不干活,经常故意把家里搞糟,还不停地说着“小孩的世界,大人不配懂!”大人们也是无可奈何,说这孩子大了就会完全懂了。
那个时候也写文章,都是在纸上写就的。一摞一摞得有十本之多,里面描绘的都是我的“理想国”,不过后来在纪念我那位朋友的时候烧了不少,后来搬家的时候也有些许散佚,现在基本上已经没有留存了。即使留存,估计也看不下去眼了吧。
后来,在经历了这么多之后我明白,身为大人,真的很牛。小孩子,无论多有想法,都无法与之抗争,他们牛就牛在他们丰富的社会阅历,他们经历的风风雨雨,他们在多年锤炼之下锻造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只要和这个社会上大多数人“三观不符”他们就有权说你是另类的人,是不受欢迎的人,是值得被抛弃的人。
「随笔」用一篇文章,说说我的梦想不知道什么时候变得孤僻的,在得知这一点之后,为了迎合这个社会,我做出不少努力。他们喜欢韩剧,我放弃日漫、美剧去看韩剧。;他们喜欢讨论服装包包化妆品,我费尽心机收集资料却始终聊不到一起去;他们喜欢看《锦绣未央》,为了跟上他们的步伐,我放弃了《福尔摩斯探案集》去追它,结果看着看着睡着了,手机差点没从上铺掉下来。
因此我才决定不再追逐别人的步伐,为了自己的梦想拼最后一股劲,不是为了名,不是为了利,不是为了让从前欺负我的人都认识我是谁,仅仅是因为我喜欢!
可是现在貌似连这个愿望都满足不了了呢!
因为家里已经没有钱供我“吃白食”,也许放弃梦想,寻找一个自己可能不愿意去做的工作,才是正道吧。“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挣钱的事情,谁不愿意去做呢?
我想说我愿意为了这个梦想抛弃赚钱的机会一直守到它成功,可是没有人会为一个小孩子的豪言壮语下投资,孩子嘛,只是做梦而已。
长大的过程就是要学会离别,即使是多么想尽孝,多么表达自己的想法,大人们只是用自己的经验贴标签“这孩子就是懒”,“这孩子依赖性太强”,“这孩子就是离不开舒适区”,“这孩子死心眼儿”……
我只能说,不了解梦想为何物的大人们,贴标签的技术却是在行得很。他们认为正确的,我们必须要无条件的贯彻执行,这样才是懂事听话又聪明。
大人们的定律“聪明的孩子都懂事,都识时务。”
社会的定律“成长就是要习惯离别,一边长大,一边失去,甚至于活成你不想看到的样子。”
所以即使那个工作我不喜欢,这个梦想我非常喜欢又能怎么样?小孩子没有资格选择。在这个社会,资格老的大人才有权利开口说话。
所以,不得不充当一个嘴甜的孩子,无论怎样,服从便好,是教师,是勤杂工,安排什么,就做什么就好,因为即使抗争了,最后也会回归服从。
大二时,在北京玩就像我手机里循环播放的《老男孩》。
多年以后,我是否也会像老男孩一样,只能站在远处纪念自己的梦想。
不是为了标榜什么,也不是为了强调什么,仅仅是对自己梦想的一个纪念,还有对于自己过去的一个总结。也许受水平限制,这些文字只能再一次被压在箱底。
假如明天,真的不得不接受南下的事实,没有办法在母亲身边尽孝了,我也希望我在火车上看到这篇文章时,还能够想起当初的梦想:
挣了钱以后干嘛啊,当然是去内蒙骑马了。
我希望在去我喜欢的地方旅游的过程中来治愈自己。
钱不用挣很多,能带着妈妈去旅游一次就好了啊……
(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