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论语》学习82·参乎!吾道一以贯之

《论语》学习82·参乎!吾道一以贯之

作者: 久久庆阳 | 来源:发表于2023-03-04 11:15 被阅读0次

【原文】

4.15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①。''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②。”

【注释】

①贯:贯穿,贯通。如以绳穿物。

②忠恕.据朱熹注,尽己之心以待人叫作“忠”,推己及人叫作“恕”。

【翻译】

孔子说:“曾参呀!我的学说可以用一个根本的原则贯通起来。”曾参答道:“是的。”孔子走出去以后,其他学生问道:“这是什么意思?”曾参说:“夫子的学说只不过是忠和恕罢了。”

【解读】

忠恕之道

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忠恕之道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是“仁”在现实社会生活中的实际运用,儒家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强调的是个人对人对己的根本道理。在本章中,曾子将孔子的仁学思想归结为忠恕之道,其本身就有着深远的意义。他不仅指明了人与人之间相处时的基本道德准则,也为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起到了积极意义。可以说,行忠恕之道就是行仁道。

在孔子的眼中,忠恕之道既是一种沟通的原则,也是一种限制性的原则,而且,沟通是建立在限制原则的基础之上的。比方说,孔子在后面提到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以及“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体现的就是这种关系。

在过去,人们只要一谈到“忠”,大多会狭隘地理解为忠于君主或忠于国家。其实,“忠”更强调内心的真诚,并且其内涵也要丰富得多。某种程度上说,“忠”涉及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比方说,与自己的家人和朋友相亲相爱,对自己的职业尽忠职守,对他人托付之事竭尽全力等,就是“忠”在感情、生活、事业等方面的体现。对此,可以简单地归结为一个人应尽的基本责任和义务。

至于“恕”,就是将心比心,己之所欲,推之于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大家也可以简单地理解为成人之美和宽容。在一般情况下,对于自己亲近和尊敬的人,我们很容易关怀宽容他们。可是,对方若是陌生,或是自己憎恨的人时,还能做到宽容吗?若是还能做到的话,那就说明你已具备了“行仁”的资格。当然了,宽容并不是无限制的,它也是有底线的,否则无度的宽容就会演变成纵容,到时候再想收场就有难度了。

那么,具体怎样做才符合“忠恕之道”呢?在确定自己要做的事符合“仁”的原则后,不管是自己要做的,还是承诺别人的,都忠实于内心的想法,全心全意,竭尽全力做好;自己喜欢的,要考虑别人是否也会喜欢,自己讨厌的,要考虑到别人是否也会讨厌,如此推而广之,运用到实际的人际交往之中,对他人善待、包容和宽恕,就是“忠恕”。秉承忠恕之念做事,都是从人们自身需要出发,而不是强加于人,所以很容易被人接受。

如果不能正确理解“忠恕之道”,在生活中可能会陷入困惑。当我们怀着一颗忠诚于事业的心,却无人赏识,这个时候还要不要忠呢?还有,倘若我们将心比心善待他人,却遭受到对方无情的中伤时,又该如何做才是恕呢?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这两种心态是特别重视别人的评价,这种想法不是“忠恕”。真正的“忠恕之道”重在内在的体验,强调“我这样做问心无愧就可以了,至于别人怎样说并不重要”。如果能正确理解“忠恕之道”的确切思想,就不会陷于迷茫。

相关文章

  • 读“吾道一以贯之”所引发的思考

    “吾道一以贯之”出自于《论语里仁》。原文的内容是这样的,“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门...

  • 读书笔记 孔子一以贯之的是什么?

    1 《论语》中有两个地方提到,孔子之道一以贯之。 在《论语四、里仁篇》,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

  • 为人处世之根本是忠恕---学《论语 里仁第四》第十五章

    今天学习了《论语 里仁第四》第十五章: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

  • 吾道一以贯之

    《论语》4.15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

  • 今日《论语》金句分享: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 曾子曰:“唯.” 子出, 门人问曰:“何谓也?” 曾子曰:...

  • “一以贯之”论

    一以贯之语出《论语》。一则在里仁篇,原文是——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

  • 伯越早读【87】—《论语》—吾道一以贯之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 “参”,是曾子的名字。孔子对他说:曾参啊,我的道,就是一以贯之! 一以贯之,是儒家...

  • 续:‘一’的境界

    ‘一’是道场。----李率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摘自《论语·里仁》)孔子的‘一’是什么。我们说这个问题...

  • 重新发现质量管理体系之二:管理体系的客观存在性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论语...

  • “一以贯之”的几种解读

    《论语·里仁》:“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论语》学习82·参乎!吾道一以贯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tqtl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