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个人非常懒,懒到什么程度,我懒地说我懒。
我还是说一下吧,衣服不到没得穿时不会洗,一只脚穿凉拖另一只脚穿布拖出门不会回去换,能用快递解决的事绝不去实体店……诸如此类的事迹不可枚举。可这么懒的我竟然在晚上把车洗了,还是在光线不好的情况下,当我的行为不受思想支配时,我把它叫做“发神经”。细细回想,我还真是一个间歇性发神经的人,我会突然在某个阳光明媚的下午将房间里里外外打扫一遍,会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将一堆衣服丢进洗衣机,也包括鞋,会忽地将床上散落的书整理归堆,会在某一瞬间觉得清理是件愉悦身心的事情。
薛勤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这也时常成为我说服自己打扫房间的理由,一方面我在暗示自己凡事都有个从小到大的过程,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另一方面,我用它与我的懒惰抗衡着,这对事事都追求原因的我来说,是个很不错的办法。可我又不能天天把那句话挂在嘴边,于是懒惰完胜一切大道理,我便出现间歇性发神经的状况。
在懒惰偶尔处于劣势之际,整理并丢弃旧的东西给了某种意义上的成就感,这也归功于山下英子的《断舍离》一书,所以,我推荐没买这本书的小伙伴可以购买一本看看,于生活、于人生都会有一定的收益。额,跑题了……
为什么会时常出现间歇性打扫房间这种事呢?因为在前一次打扫完之后,我又陷入对凌乱状态视若无睹的泥潭中,直到下一次发神经。一次又一次的循环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一屋不扫,那就不扫,下次一起扫既能节省时间,还能收获累积的成就感,这不也挺好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