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故事
二见故事:当我们谈论素质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二见故事:当我们谈论素质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作者: 十见 | 来源:发表于2017-07-30 01:39 被阅读0次

    有一次我在杜伦看电影,我坐在了中间靠后的黄金位置,英国的电影院在电影开始前总是有超长的广告,终于广告结束,开始进入正片。此时全场都安静了下来,所有人都从放松的广告状态转换到了注意力集中的观影状态——除了我右后方的两个小青年。他们不知道是出于什么原因,一直持续着交谈,他们为了不影响别人,尽量压低着声音,然而在寂静的电影院里,这种压低的声音依然异常恼人。在持续了约15分钟后,有一个坐在我前面的男子转过了头,他用简单又坚决的语气说:请麻烦保持安静。这两个小青年也不回避,直接回答:好的对不起。然后恢复了安宁。不过就这样保持了一会儿,他们又开始讨论了起来,用着比之前更加压低的声音。就这样又过了几分钟,一名不知道如何得知情况的影院工作人员走进了放映厅来到了两个小青年的边上,和他们简单说了几句话,然后他们就和工作人员一起走出了放映厅。而后的近两个小时的放映中,他们再也没有回来。

    虽然我并不知道他们为何持续讨论,可能有什么重要的事;同样我也不知道工作人员如何处理的这种情况,但我知道这至少是一个相对合理的结果。也许素质是对他人的忍让,也许素质是相互的理解。

    印象中是在伦敦的地铁上,偶尔会有持证的乞讨者上来,穿过几节车厢然后再某一站下车,不同的是他们一般不会抱个婴儿或是身患残疾,而是会做一些简单但相对专业的表演。那次,有一个中年的大叔手持吉他推着音响登上了地铁,开始弹奏着蓝调风格的乐曲,柔和欢快的音符充满了车厢。那一天,车厢里的人并不多,也没有任何人搭理他,要是平时运气好可能会有些人主动上前丢几个硬币。我发现大多数人都是一脸的愁容,唯独这个大叔脸上浮现着淡雅的微笑。过了几分钟,大叔意识到这里的生意并不好,他把吉他背到了身后,走到了门口站着,等待下一站换乘找找新的生意。不过这一站似乎比预期的要长,大叔站了好一会儿也似乎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于是他单手放到了背后的吉他上,就这样面对这车门背对着乘客,用非常帅气的单手姿势又弹奏了一曲。一曲毕,他优雅的跳下了车。

    这是一个有趣的乘地铁体验,也许素质就是做好分内的事,不管是乘客还是演奏家。又也许素质就是时刻保持优雅的姿态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那是巴黎的一个早上,我来到最近的麦当劳吃早点。我先是研究了一下菜单,发现有一个特惠早餐套餐,作为穷人我就选定了它然后到收银区排起了队。排在我前面的是一个大约二十七八的小哥,一头自然的卷发非常精神。他和麦当劳的收银员聊了几句,收银员似乎态度不是很好。突然,他回过了头微笑着向我说了一句法语。然而我作为一个临时游客完全不懂法语,一脸茫然的看着他。他似乎明白了什么,又用英语说了一遍。我这才明白过来,他是在问我要50分钱。当然他一定是找错人了,作为一共穷人,并没有富裕的50分给他,于是我回答说没有。他笑着说谢谢,然后转向了排队排在我后面的人,继续索要50分。在这个繁忙的早餐高峰期,不知不觉队伍已经排了七八个人这么长。这个小哥却丝毫没有犹豫,就这样继续向队伍中的人逐个询问。大约问到了队伍中间的位置,有一个看上去感觉很像日本人的上班族,他一脸厌恶的看着这个向他要钱的小哥,但是不知是出于这一队人的压力还是出于自己赶时间,他略有些不顺畅的从自己的钱包里掏出了50分。小哥拿着钱回到了队首,终于向收银员买了特惠早餐套餐。后来我坐在了他后面的位置,看着他淡定的享用着早餐,后来我才发现这个小哥的着装似乎有些残破。

    我一边吃着和小哥一样的早餐,一边在思索着。素质是像小哥一样不受社会他人压力的影响做事,还是像上班族一样屈服于社会压力的影响做事,又或是像队伍里的人一样能够接受这两种人共存于社会压力下且不干涉不强迫。又也许都不是。

    多年以前的一个早上,那是学校当天的第二节课,我正在去上课的路上。当时刚好是上下课的交接点,有不少同学走在路上。我也是其中一员,正走到了一个小路口。突然,传来了一声巨响。所有同学都看向了声音的源头。原来是一个白人女孩,从自行车上摔了下来,倒下的车发出了撞击声,在这个安静匆忙的路口显得格外突兀。由于这个声响,原本都在行走的人群都停了下来,大家都看着这个女孩,女孩从地上爬了起来,也意识到路人都在看着她。就在那一瞬间,所有人的焦点都集中在了一起。这时候,女孩说话了。她先是非常礼貌的和大家道歉,然后表示自己并没有受伤只是不小心摔倒了,让大家不用在意。听到了她的话,人群又开始恢复了移动,其中有几个人也简单的回了句『注意安全』。于是,校园的齿轮又运转了起来,女孩和所有人都继续回到了各自的轨道上。

    那是我第一次看到有人因为摔跤而和公众道歉。也许素质就是对公众的不打扰。

    那一次,我带着英国的老板来到了上海,这是他第一次来到中华大地。刚下飞机,他就被浦东国际机场的环境所惊艳。一下就被这个国际大都市吸引住了。然而,这份好感并没有维持太久。我们来到了托运行李等待处,此时的行李还没有到达,只见大家都已经手持推车各自占据了有利地形,把整个托运地带团团包围。很明显,这与英国的绅士风度并不相符。看到这样一个不排队还无序争抢的一幕,他便转头问我『他并不在乎等待几分钟甚至几十分钟,为何大家要这么争先恐后?』我瞬间明白了他的困惑,因为在他看来排队领取也许是更合理的方案。我想了想回答他说『在英国,人们的环境就像是5个人分一个蛋糕,有的人可能多一些有的人可能少一些。但是在中国,分一个蛋糕的可能会是200人,有的人能得到一点点,有的人则是一点都得不到。而这就是大家长期的生活环境下养成的习惯。』也许是有些许理解了,他笑了笑,站到了一个相对好的位置上,开始等待行李。

    素质,有时候是礼让,有时候是等待。素质,有时候是入乡随俗。素质,有时候是在不可改变的环境中,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方案,只是这个方案可以是礼让,也可以是争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二见故事:当我们谈论素质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uaoh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