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曹操有一篇著名的诗《龟虽寿》,其中的两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就是对王远思个人经历的最好描述,他的一生注定都是传奇。

上世纪90年代初期,他创办的第一家企业成为首支登陆深交所的河南民营企业,也成为全国第二家上市的民营企业。在其最辉煌的时期,作为中原经济洼地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迎来了杨尚昆、朱镕基、李岚清、李长春等多位前国家领导人视察,成为当代民企的楷模。
然而,他被人深深记住的,却是引爆了中原地产界第一颗重型炸弹的绝唱。他未竟的“英雄梦”以及“地王”坎坷的命运,注定会成为商业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也注定成为他生命中不可言说的伤痛。
这之后他离开了人们的视线,本想在家颐养天年,也许是天性闲不住,也许是对过往的不甘心。于是,在古稀之年的他再次出征,又一次的站在了时代的风口浪尖上。
当年从电子研究所出来的他又重操旧业,又回头搞起电子领域的创新,更难得的是创造力还依旧旺盛,似乎是为了解释他为什么又走回到二十年前的老路,他又笑道:“因为我不善于与人打交道,现在做这些,就是用人家的生产线,到时候再用人家的销售网,免去了好多用人上的麻烦,也不用和那么多人打交道。”而对于之前的事,他只是微微地叹了口气说:“二十一年了,一切从头做起”。
在当前的医疗工程界,无论是院内的静态心电数据,还是动态心电数据,用于疾病检测完之后,都会因数据量巨大而被闲置或清除。而云计算使得这些数据可被低成本地存储,并且通过强大的大数据计算能力被快速处理。数据成为了健康医疗行业的新动力。这个项目深深吸引了他,于是2013年成立公司再次走上创业路,成立了深圳市中瑞奇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创业当然会遇到很多困难,比如,我们这个项目的门槛较高,需要经验、资金、资源,当然更需要体力。”王远思说,“体力上也许比不上年轻人,但其他方面我更有利。”

他现在的身份是深圳市中瑞奇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瑞奇”)的CEO。作为一家成立于2013年3月的公司,中瑞奇主要从事机械仪器仪表、计算机数据库技术开发及医疗器械经营生产等业务,虽属于汪远思的老本行,但毕竟涉及互联网领域,对六十多岁两鬓斑白的汪远思来说,属于一个新课题。所以,那些熟悉他近几年行踪的人,称他为“资本界的老人、创业界的新兵”,并不过分。
2015年9月,中瑞奇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联合杭州金卫健康和马云旗下的阿里云,宣布合作组建“云上安心”联盟,“通过联合社区医院、三级综合医院、医疗硬件厂商、医疗健康APP、健康体检中心、医疗健康分析模型提供商,在患者知情并授权下,将散落各处的健康医疗数据进行汇聚打通,实现数据的精准医疗”。这实际上就是借助阿里云强大的计算能力和开放的心电算法,通过实时数据处理,对用户提供专业而精准的医护服务。
继与阿里的医疗健康产业产生线上“勾兑”之后,2016年,中瑞奇先后成立深圳、北京、河南中瑞奇健康管理有限公司,以其作为“好朋友”智能心电系列产品的线下管理中心。经过几年的发展,中瑞奇已经成为心电图机领域的领头羊。未来,它能走多远,能达到什么样的高度,让我们拭目以待。
失败并不可怕,怕的是从此一蹶不振,怕的是连东山再起的勇气都没有。一个人能在花甲之年创业,本来就需要莫大的勇气和决心,我们不应再以成败论英雄,反正努力过,奋斗过,让人生不留遗憾,这种精神本来就值得我们钦佩。
最后,我想以保尔柯察金的名言结尾:“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应该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过去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在他临死时,可以说:我整个生命和精力已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自由和解放而斗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