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孤独
关于孤独孤独,是生命之歌里永恒的乐章,在我们出生的那一刻起,就轻轻在口中吟唱,吟唱到一曲终了的时候,生命便画上了个不甚完美的句号。所以,孤独是与生俱来的,而无须言及其他。
周国平老师曾写过一本叫《人生因孤独而丰盛》的书,将孤独视为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灵魂因此而丰盈,生命,也因此而饱满。曾经我用自己很有限的生涯,去思考他阐述的孤独的意义,故而不由得想起了过去的日子,像《三体》里的那艘航行在即使有目的地也遥远的无法想象的蓝色空间号。当距离用时间来衡量的时候,远与不远都不重要了,这种情况下孤独就是异常强大的存在。是的,起码我知道终点是死亡,对于那个时候的自己来说,这个终点也是异常遥远的存在,不在自己那个阶段的思考之列。不过就像蓝色空间号在这场异常遥远的旅程上还能庆幸有万有引力号一起一样,我也庆幸自己也有过在精神上能够互相理解的人。这样,孤独就显得不那么寂寥廖的了。虽然这些珍贵的缘分转瞬即逝…
生命就是一座座孤悬海外的岛屿,抑或漂浮在宇宙之中的点点星辰,虽然多,但孤独依旧。记得一个朋友说他爱上了孤独,我便回道我依然“害怕”孤独,但已经做到了适应并习惯它的存在。个人觉得,所谓孤独,本质上是由于人类的社会属性,加上思维上又形成了自我的意识,想要去交流但又无具体的对象或无法得体的表达出来时,孤独便产生了。没有灵魂的孤独便没有意义,石头孤零零的存在千年,也只是石头而已,但是石头里面有一粒种子的话,一切就又不同了,我们,便是这个巨大蓝色石头上的种子,所以这颗石头的孤独就有了存在的意义。
有时候觉得吧,自己好像已经形成了系统的人生观了,可是一想起以后还有那么多未知的阶段,就嘲笑自己似乎结论下的太早了。对于未知的事物,我是即满怀希望又充满不安,因为我知道孤独便隐藏在未来的道路上,时不时就溜出来,因为我无法确定以后的日子里,我就一定能遇到互相理解的生命体。所以生命依然是一颗孤独的星辰,即使偶尔有流星划过,在自己最终变成黑洞的时候,它依然是孤独的
那么,孤独对于生命的意义呢?我想它是能让我们更好的认识自己吧?除了在精神上的交流中能够认识自己之外,在独处的时候也可以,区别在于前者是生命体与生命体的对话,后者是生命体自己与自己的对话。周国平老师说孤独是因为内容独特而不能交流,个人觉得孤独也不是完全不能交流,能够交流的也不一定就不是孤独,成功与否在于生命体之间灵魂的契合程度。不然,孤独岂不是成了外界因素缓解不了的存在?能够交流的那部分孤独是生命体从外界认识自身的重要途径,正是因为这种契合少,才显得珍贵,毕竟,人与人之间能够找到相同点是多么不容易的事情。不能够交流的那部分孤独,就是场自我的修行了,在与内心的对话中,内心才会逐渐变得强大。
书中又说“越是丰盈的灵魂,往往越能够敏锐地意识到残缺,有越强烈的孤独感。在内在丰盈的衬照下,方见人生的缺憾。反之,不谙孤独也许意味着内心的贫瘠。”也就是说,人是在一次次的孤独中与自己对话的过程中成长的,人生也是在一次次的孤独中走向丰盛的,只不过我暂时理解不了他说的“残缺”是什么意思,是不足?缺憾?不得而知。丰盈的灵魂我想除了在孤独之中自我对话之外,应该还有对外的探索吧!所谓冥思,也得是探索之后的总结归纳,以及,迷失方向时的寻找初心。哈哈哈,论述了这么多,“孤独与创造却是互为因果”的,大师不愧是大师…
“原来,孤独也是一种爱”,我想周老师所说的爱,是对生命的一种热爱吧,爱孤独,便爱生命,爱屋及乌之后,便爱上眼前的花朵,小草,树木,河流,和远方的牵挂。“只是,孤独是人的宿命,我们每个人都是这世界上一个旋生旋灭的偶然存在,从无中来,又要回到无中去”,又回到开头的那些话了…所以不在赘述了
我总觉得,孤独既是一种状态,长存于生命的点滴之间,无论是惧怕还是享受这种状态,我们都无法避免或者延长这种状态,所以唯有顺其自然,唯有充实灵魂,唯有在追求生命真谛的漫漫长途之中,领悟生命的意义,孤独便不在孤独了。如果说孤独是一片汪洋大海的话,你我就是沙滩上奔跑的小孩儿,在海与岸的蔚蓝之间,一路走走停停,时不时一个海浪打来,他们就浑身湿透了,但是不一会儿就又被温柔的海风吹干了,就这样周而复始,周而复始……
2018 8 23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