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07:不能欺罔
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曾子说:“一个人的行为最终必然为众人的眼睛所观察了解,为众人的手指所指摘点评,众人严格缜密的‘审查’怎么可能会有所错漏!”人若富足,自然用度充裕,可以用来华美安居的屋子;同理,人若有德,自然诚中形外,可以滋润自己身体。有德之人心中没有惭愧之事,自然心胸开阔,体态从容舒展,这些在众人眼中一目了然。所以,君子一定会真诚面对自己的意念,做到不欺罔。
学界有一种说法,讲《大学》由两部分构成,“经”是曾参记述孔子的话,“传”是曾参门人记述曾参的话。很显然,曾子这段话是对前面那段“诚意”心法的补充论述。“诚意”的根本在“毋自欺也”,要点在“慎独”二字。曾子的这段论述重点强调了为什么要“诚意”——也就是为什么要“不欺罔”?引导学者由“不能欺罔、不敢欺罔”向“不想欺罔”精进。
一、不能欺罔
“十目所视,十手所指”——众人的眼睛都可以看见,众人的手都可以指摘点评,这样严格的“审查”之下,怎么还会有侥幸蒙混过关的心思呢?
民间有种说法叫“头顶三尺有神明”,孟子把这种抽象的说法具体化了。一个人做人、做事时,一定要真诚面对自己的意念,做到不欺罔。既不能自欺,也不要尝试欺人。试想,你的一举一动都有十双眼睛看着,你的所作所为都可以为十个人的手指随时指摘点评,这样严密的阵势,怎么可能蒙混过关呢?“自欺”是实在没必要,“欺人”是绝对做不到。
有句话讲得好——“你可以欺骗所有人一时,也可以欺骗一个人一世,但你无法欺骗所有人一世。”面对时时刻刻的“十目所视,十手所指”,一个人还能选择欺罔吗?
只要一个人心中还分得清一时、一世的区别,掂得出“十目”“十手”的分量,便会意识到,做人不要轻易选择抱着侥幸去“欺罔”。“十目所视,十手所指”是曾子送给后世学者修习“诚意”条目的一个基本法门,通过对这一法门的领悟,学者能够意识到“不能欺罔”。
二、不敢欺罔
从唯物的角度讲,曾子讲的“十目”“十手”在哪里?
汉朝时,有个贤人叫杨震,因为贤名被皇帝安排到东莱去当太守。途经昌邑时,昌邑县令是他从前举荐过的王密。王密在晚上怀揣十斤金子来送给杨震,杨震很生气,说:“我了解你,你却不了解我。”王密说:“天黑,没有人知道。”杨震说:“天知、神知、我知、你知,怎么能说没有人知道呢?”
曾子为什么讲“十目所视,十手所指”,还要重点强调“其严乎”呢?“十目所视,十手所指”是讲不具备欺罔他人的条件——不能欺罔;“其严乎”则是在讲人心当有的敬畏——这种情况下还不能引发内心敬畏吗?
内心里真正有所敬畏的人,便会“止于至善”,比如杨震。内心里觉察不出这份敬畏的,便会为所欲为,比如王密。真正有所敬畏便不敢欺罔,内心无所敬畏则必然肆意妄为。《易传》曰讲“与鬼神合其吉凶。盖一念之欺,鬼神随之。一念善而吉,一念恶而凶,消息之机,捷于影响。”
三、不愿欺罔
一个人财富的充裕必然直接、间接地体现在他对居所的打理、装饰上。同样的道理,一个人的德性的充盈也必然直接、间接地体现在对于身体的熏陶和滋养上。
这里讲的“心广体胖”,指的是心胸开阔,体态从容舒展。曾国藩有本书叫《冰鉴》,讲一个孩童的相貌容颜可能是父母遗传的结果,而一个成年人的相貌容止,则必然是其德性、日常行为的结果。
反正是否“诚意”,是否真正做到了“毋自欺也”“慎其独也”,最终必然写在脸上,体现在自己的体态容止之中,必然在众人面前一目了然。
领悟到了这一层,还愿不愿欺罔,便是你自己的选择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