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平:《人生还在,状态变了》
无法用生存理念的伦理逻辑去推测感知存在下的人生状态,那是完全不同的生活形态:
个人仍然是独立的、完全的、唯一的存在单位,但是是感知存在单位,不是生命存在单位。感知是人生的中心,人的一切活动都围绕感知展开,进行感知启蒙、接受感知教育、开启感知生活……人关心关注的是你的感知,你的感知反应对相关事物产生具体影响,而他人的感知反应对你有应证、借鉴、发现和再度感知的作用。
日常的生产活动和感知活动溶为一体,人们在感知中生产,在生产中感知,生产的产品进入社会资源系统,没有商品的概念。各种资源在自动化的管理中有序的流通,在流通中不只是消耗而有增值,社会是一台有序运转而又面面俱到的宠大机器。个人在社会中运动,没有得与失,也没有获取与奉献,在各得其所的生活中人与人息息相关。你更多关注的是他人的感知状态,因为他人的状态就是你的状态的反映,他人的愉悦构成你的愉悦。
每个人以感知表达存在性,感知表达是人存在的重要任务,是生活的主要内容。所以,人的表达能力得到广泛的开发和充分的发挥,语言、文字、表情、表演以及其他各种表达方式不断发展,特别是虚拟空间交流得到全面开发,线上线下,各种交流渠道全面展开,感知沟通是人们日常生活的主要活动。个人作为基本感知单位与人交流各种感知信息,人的生活在感知交流中展开。
生活全部都是公开的,个人没有隐私,也没有任何东西需要隐藏。个人的所有资料都面向公众,性格、兴趣、爱好、专长……以及所思、所想、所需、所愿……还有身体状况、过往经历、个人经验、情感特征……等等一切个人信息均展示无遗,个人的一切存在都是人们共同的资源,将适配用于生产、学习和日常生活中。
人生再没有个人性负担与责任,无需再为爱情、家庭、亲人、朋友额外操心,所有人都是共同的存在,他人的差别仅仅在于相遇和未相遇,有关联和暂无关联。人们的交往是随机的和机选配置的,人们所有交流和关联都利于感知结果,都是构成愉悦生活的新的机缘。
每个人的一生都是社会共有的财富,每个人的一生都有效、有趣和有福,因为人生互为福址,你的存在就是利他,他人的存在也必然利你。而且,个人并无生死之虞,生死概念早已消失,人只有感知的多与少、好与坏;只有感知的开始与感知的结束。人生从始至终都是美好愉悦的,因为全社会都在对你负责,没有一个人被遗漏,没有一个人被忽略,所以,没有任何人的一生不是愉悦幸福的,社会和人早已失去了制造冲突与痛苦的可能,这样的世界,造不出别样状态的人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