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这篇文章是一个场景触动了我,我和儿子一起泡脚,我们各自看着自己喜欢的书籍,很安静,很温暖,偶尔轻声交谈,我不加思索的在手机备忘录里写下“陪伴,是给孩子最好的教育”。
我想我要不写写关于在孩子教育方面的一些想法及体会?一方面和大家你分享分享,二来是我觉得有必要梳理梳理。随着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越来越强,兴趣探索越来越深入,我更觉得有必要搞明白,为什么说陪伴才是最好的教育?
01.谁也替代不了父母的陪伴
我很庆幸从小从未与父母分开过,也很欣慰作为母亲从来没有离开过自己的孩子;这是我的价值观,我永远不会选择长期在外地工作,错过孩子成为的每时每刻,我认为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谁也替代不了父母的作用;为此,我也失去过很多的好机会,但我从不后悔,这就是我的选择。
在儿子班上有几个刺头,他们的父母从生他下来就开始去外地打工,由爷爷奶奶一手带大,爷爷奶奶没上过学,都在辛辛苦苦的打点零工,卖点菜赚钱,可以说这种情况对孩子来说,家庭仅仅是一个让他吃饱穿暖的地方,再无多余。
孩子从小缺乏父母的爱,同样也会缺乏安全感,他们只有让自己变得更“强大”,打架、闹事、找茬来维护、捍卫自己,久而久之他们便成为了大家眼里的问题儿童,可我们都应该清楚,这不是孩子的错。每一个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汲取的最好的养分便是来自父母的温暖和爱。
周边还有很多做生意比较成功商人,谈事业、公司、生意头头是道,唯独谈到孩子的时候,他们的头摇得像波浪鼓,总说“管不了,管不了,根本不听话,把他放在托管中心一对一都管不好”。
那么扪心自问,我们又陪了孩子多少时间?多久没陪孩子读一本书,吃一顿饭,参加一次亲子活动?除了过问他的分数还关心过其他什么?他今天在学校发生了一些什么有趣的事情,有什么希望与你分享的?
有调查显示,一个孩子如果在四岁之前和父母不能建立稳固的依恋关系,将会影响孩子终生的安全感,可能会导致成年后面临人际关系紧张、情感冷漠、幸福感低等问题。
02.陪伴重在“用心”
记得有一次去客户公司谈业务,看见他的儿子与女儿在办公室写暑假作业,他在旁边泡茶;但两个孩子写的时候,时不时打闹一下,他不时提醒“好好写”;孩子没安静5分钟,又开始出现你推我拉的小动作。
这里时客户走过去拿起一本暑假作业翻了翻,表情很严肃:“这里没做,这里也没做,这里不会做吗?都写成这样了,还在这里打打闹闹,快点,怎么那么笨,什么都不会,我还在这里陪你们,再不好好写我就揍人了”,然后把暑假作业重重的摔在桌上,2个小孩明显“乖”多了。
无独有偶。我在一个专栏中看过这么一个故事;孩子的妈妈是企业高管,爸爸自己开了公司,都非常忙;妈妈和孩子呆在一起的时间比较多,爸爸相对要少很多,但孩子和爸爸更亲近一些,妈妈百思不得其解;让我们来看看他们的陪伴方式。
妈妈每次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候,孩子一个人坐在地上玩,妈妈坐在孩子旁边不停在敲击着键盘,写方案、回邮件,接电话,孩子有问题的时候妈妈总是说“宝贝,自己好好玩儿,妈妈忙完跟你玩好不好?”孩子很听话的低头一人玩,在等着他的妈妈忙完。
爸爸每次进家门前会在车里坐10分钟,然后关手机进门,孩子听见开门声,疯狂往门口跑,他知道爸爸回来了,爸爸一进门一把抱起孩子一起撒欢,询问孩子今天都干嘛了?有什么好玩的事发生?看过这些我相信大家都明白为什么孩子会和爸爸更亲近一些。
这些都是我们常犯的错误,以为陪伴就是在他旁边。我对上面的故事特别有感触,仿佛就是在说自己。后来我也慢慢明白了,陪伴不在于时间长短,更在于质量,在于你与孩子用心的交流与沟通,这才是真正的陪伴。
03.陪伴是顺其自然,不是让孩子成为你
在我脑子里一直有这样一幅画面;一条长长的路,我们一家三口手拉手走在上面,孩子有时会挣脱我们的手,蹦蹦跳跳往前跑,而我们则走在后面幸福的看着他。
他有时候跑得很快,有时又会跑出路面到旁边的草丛去,有时还会不小心摔一跤,如果碰到交叉路口,他或许还想换一条路走;
不管孩子跑的有多快,哪怕跑得我们看不见,但只要确定前面不会危及生命安全就让他跑。
跑出路面到旁边的草丛去,可能会走一点弯路,只要他知道自己现在干什么,没有忘记前进的方向就行。
无论孩子是否会摔跤,只要确认他有能力自己爬起来,我们就不会去扶,摔一跤又有什么关系。
如果他走着走着又想换一条路,那我们就陪着他去探索一条新路,并用我们的经验告诉他可能出现的困难,由他选择。我还可以告诉他,再往前走或许还有新的发现。
我想说的是:陪伴是顺其自然,孩子不属于你我,他们是独立的生命,他们有自己要走的路,而我们要做的就是陪他们上路,活好自己,做好榜样,与孩子并肩前行。
如果我的文章你也有共鸣,请在文末点个赞,或者请你在留言区谈谈看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