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一个幽默的人,也是一个动词,要去行动,要用在生活里。
比如在讲话、发朋友圈前思考一下:我是不是可以用更幽默的方式表达出来?
把幽默当成一种习惯。这样久而久之,你就变成了一个受欢迎的人,你的生活也会更有趣一些。
自嘲是一种需要强烈自信的幽默方式,也是一种自我悦纳的表现,你对自己的弱点有很清晰的认识,又有勇气说出来,知道自己是谁,懂得自己的不完美。
接纳自己的不完美,敢于把自己的弱点展示出来。
段子总的来说有一个公式,这个基本公式非常基本:
段子=铺垫+包袱。
而我们之所以争吵,是因为我们没有按照父母那一代的逻辑去跟他们沟通。
这句话的意思其实是:你这样做,代价太大,你承担不了,到时候得由老子来承担。
“你还是个孩子。”
你还未成年呢,现在犯的错,都得由我来承担。
“你又乱花钱。”
这钱都是老子赚的,你就知道花,要花你花自己的钱去。
当人受到限制,多数时候是因为人还没有办法自己为自己负责。所以请大家一定要记住这句话:越自律,才越自由
三、经济独立,是所有自由的基础
接下来我们聊聊,所谓“自由的基础”是什么
第一,如果迷茫,一定要先赚钱。
建议你毕业后,离开你的城市或者家乡,去大城市。别觉得赚钱没用,赚钱是年轻时最重要的事情,但要赚正经的钱
第二,用友情、爱情代替亲情。
第三,先尽忠再尽孝。所谓“尽忠”,就是先去打拼,做好工作,再回到父母身边(或者把父母接过来),这样的代价是最小的
关于和父母沟通的问题,我有三条建议跟大家分享:
第一,不要用语言对抗,要用行动沟通。
你在外地,你父母也控制不了你,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你干就好了啊,考上了自然就好了。
第二,孝顺的重点不在孝,而在顺。
这里的顺,主要是语言方面的顺。就是顺着长辈的意思来,但你该干吗干吗。
和父母千万不要讲理,要讲情。家是讲情的地方,不是讲理的地方,这个世界讲理的地方太多了,讲情的地方却只有一个,所以留作一方净土吧。
第三,有时候该憋着就憋着,因为你不憋着,就会用自己的青春为别人的梦想埋单。
不是谁比谁更聪明、更理性、更冷静,而是这个时代,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信息盲区。
这是个信息平等的世界,你需要向父母请教生活经验,父母需要向你询问互联网思维。
我跟大家分享四点建议:
1.要多把你看到的、听到的,分享给父母
最近看到的好电影,听到的有趣的新闻,思考的新观点,多打电话、发微信分享给自己的父母。做到信息对称,同时也多问问父母,最近有没有看到什么好玩儿的消息,督促他们也要终身学习。
2.要多问父母一些问题,哪怕你已经有了答案
一、和同事的交流
同事就是同事,原则上不要跟同事成为朋友,更别把什么私生活都跟同事说。
第一,有限暴露。不要什么都说,你可以交换的是你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除此之外,不要交换其他的个人信息。
这位同事真是个高手,看似每天讲了很多话,其实关于他个人的信息什么也没说,聊的都是世界观、人生观,反而给人留下了性格开朗的印象。
你们去看那些总是在背后评头论足的人,是十分恐怖的,那才是真正的一句顶一万句。各位一定要离这样的人远一些,因为他们能背后评头论足,也能伤害到你。
第二,聊些无关紧要的话题。
群居学闭嘴,独处学坚强。
逢年过节出现一下让领导知道你的存在,自己的业绩没有问题、自己的能力可以为公司添砖加瓦的情况下,表现一下。
2.一定要主动汇报工作
领导交给你的工作,切记:当你做完,立刻主动汇报,发个邮件或者微信说明情况
做完之前,你最好思考一下,是主动做好了,还是被动做完了。
比自己年纪大的,要叫哥和姐。如果实在是太大了,比如比你父亲年纪还大,就要叫老师,
在职场,邮件代表一种正式的交流,微信和QQ都只是非正式沟通而已。
建议是:第一,维护好与你直属领导的关系。因为规范的公司很少见过越级提拔,或者越级开除,都是各个直属领导下达意见,如果实在不会搞关系,搞好跟自己直属领导的关系就好。
第二,做好本职工作,无论谁在你身边,谁跟你近,你都要求对方明确目标和范围。做好本职工作,其他的跟你无关。
第三,一定程度的紧张感是有必要的,必要的紧张能凸显出你的重视,这个没问题。
我的建议只有一条,无论怎么做:聊天第一,友谊第二,运动第三。
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别忘本。
最后请大家记住,领导最贵的是,时间;最怕的是,麻烦;最不缺的是,礼物。
我们做事的核心应该是这样:帮领导省时间,做事不留麻烦,把自己当成最好的礼物。
真正的朋友不仅仅是可以一起享福,吃喝玩乐,还是能和你共患难、愿意陪你走出低谷的那些人。
二、朋友间的相处法则
1.再好的朋友,也经不起你过分的直白
再好的朋友,也经不起你的过分直白。伤害了别人的直白,就是自私。
4.学会换位思考
好的朋友之间一定要学会换位思考。
什么是换位思考?就是仔细考虑对方需要什么,为对方着想,让对方感觉到舒服、有趣。比如多问这样的话:你认为呢?你能仔细说说吗?你的看法是什么?
这里有一个窍门,就算你说了一长串的肯定句、叙述句,最后也应该加上一句问句:你觉得呢?这样能给别人一种站在他的角度考虑和沟通的感觉。
5.朋友就是陪伴,但有彼此的界限和空间
(1)具有批评家人格的人
(2)远离关系未成年的人
(3)低自尊的人
4)“丧”人
(1)谈初衷
咱们先来思考一个问题。一个你熟悉的人,他犯什么样的错误,是你可以原谅的;犯什么样的错误,你会认为不可原谅呢?
离别是人生的主题,坚强是这一生的功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