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的时候,浙江卫视举办OPPO Reno造乐节,周杰伦也是嘉宾之一。我正一边换着台,一边抱怨着现在的电视节目不是卖药就是打日本鬼子时,无意中看到了他,依然是我从前喜欢的样子,话不多却酷酷的,我差点哭了。
对于85后到95前来说,我们经历了周杰伦事业的巅峰期,知道周杰伦当年是如何叱咤华语歌坛的。专辑销量、获得奖项、电影票房等等数据就不列举了。
这么多年虽然心里喜欢,也没有疯狂到时刻去关注他的一举一动,但只要电视上有他,我必然是看他,不换台。有很多人说现在看谁红不红就看流量,看数据,看热搜,我从来不这么认为。
没有人会傻到不顾自己的日常生活整天去关注哪个明星的喜怒哀乐和吃喝拉撒睡,跟你半毛钱关系都没有的事为什么要花时间去了解?如果要按现在流行的流量算的话,周杰伦的确算不上“热”,他也没上热搜,可是他的演唱会门票很难买。这件事的荒谬之处就在于,流量明星的粉丝们已经习惯于虚假的繁荣,以为流量就是粉丝的证明,而无法理解一串串数字背后的真实环境。
虚假的繁荣就是流量明星一上台,粉丝们只能扯着嗓子喊“啊啊啊XXX我爱你”,一到演唱环节就没声了。真实的繁荣则是,在一个各路粉丝齐聚包括不少路人观众的晚会上,底下观众能和台上的周杰伦一起合唱。
一场造乐节和年终盛典晚会上的两种境况,就是粉丝泡沫经济的缩影。热衷选秀节目和狂热追星的粉丝通过雇用水军为支持的偶像刷榜刷量,而艺人经纪公司和一些新媒体平台也在背后推波助澜。自从流量明星被发明后,造星就变成了一场公式化运动,因为哪怕这个人没有演技没有唱功,仅仅凭着假唱和面瘫脸就能成名。
而即使三年没有发新专辑,我们热爱的周杰伦也不需要粉丝们去打榜刷量,红不红在人心里,不在数据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