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陪着孩子抓蟋蟀,看着孩子由最初的恐惧、害怕,到现在的驾轻就熟,手到擒来,这一过程,让我想起孩子接受知识的过程,两者有着很多相似之处。
先说抓蟋蟀。最初,抓蟋蟀的想法是由我提出来。我看到蹦跳的蟋蟀想锻炼孩子的胆量,便鼓励孩子大胆去抓,怎样去捉,我想的很简单,自己做个示范,用手一扣,再将蟋蟀捏到手中即可,然后去怂恿孩子去抓,看到孩子畏畏缩缩的样子,不由得去批评、讽刺孩子。“胆小”“没有男子汉气概”等标签在我心里给孩子就贴上了,再看到孩子去做蟋蟀,自觉地去想这是一个胆小、畏缩的孩子。
后来捉蟋蟀,是因为孩子要给螳螂喂食物,多了几分主动。三个小朋友一道,还带上了一个小工具——半个饮料瓶,方便扣蟋蟀。我不再像上次,手把手的去教。几个孩子都会争着去捕捉,尽管还是会害怕,但是几个小孩围着一个蟋蟀,不抓紧出手就没有机会了,孩子们主动了许多。另外,女儿比较胆大,她直接抓蟋蟀,也刺激了儿子,让他产生了比照,很快克服心理恐惧,敢于动手捕捉。
最初的捉蟋蟀过程去和学习过程对照,会发现如此的相似。面对新的知识,学习的目标是由教师提出来,都是教师的主观意志的体现,孩子没有任何主动性和发言权,学习兴趣当然是大打折扣。尽管课堂上教师想尽办法鼓励孩子参与学习活动,甚至做示范,但是参与学生仍然不多。这是因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忽视学生的学习背景和已有的经验,缺少了必要的知识衔接和过渡,让孩子陷入了学习困境。
就以捉蟋蟀为例,我是以自已的生活经历出发,来教孩子抓蟋蟀。我从小生活在乡下,蟋蟀是农村田间地头的常见之物,这种小东西活跃在自家院子,从小就很熟悉。而孩子生活在水泥丛林,接触到蟋蟀的机会很少,也就少了许多了解,面对不了解的东西,自然就有恐惧和排斥。
如果教师改变策略,引入一定的情景,最好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让孩子产生主动学习的欲望,比如,学习通知这部分内容,就结合开学所需要准备的事项,就会很强的生活味道,有很强的代入感,学生明白这是我的生活需要,就有了兴趣,自然愿意去钻研。就如同捉蟋蟀是为了自己是一样的。其次,学习中引入小组合作,一个小组,学习参差不不齐,学习相近的孩子在学习中会产生一定的竞争。能力强的孩子有了示范,稍弱的孩子就会去模仿,去借鉴。这如同我老家的牛,你强压着它的头,让其喝桶里得水,那是万万办不到的,不如在水上撒上一层饲料,不用你去鞭打,牛儿自主就会去河水。高效率的学习满足两个条件,一是要有浓厚的学习兴趣,二是要有安全、放松的学习环境。小组学习的接入很好的实现了这个效果。小伙伴一起去捉蟋蟀,也是这个理。当学习有了困境,教师示范是一种方法,还有就是搭建学习支架,让学生构建自己的学习框架。比如复述课文,可以先采用补充主要内容→画路线图→列表格→列出时间、地点、事件,借助学习支架,慢慢推进,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这就如同捕捉蟋蟀的瓶子。
捕捉蟋蟀和指导学生获取知识都需要耐心,更需要智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