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谈到庄子,也许大家第一时间都会想到他是一个道家人物;他的眼极长故是非不分;他心极热故无所不教;他无情故亡妻鼓盆而歌……他的这些种种思想更是为他平淡且富足的一生增添一笔神秘的色彩:他的平淡在于物质生活中,富足则处于精神世界中。
《养生主》开篇即千古至理名言:“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也大家会认为这就是本文的主指所在,可是我想要表达的是我们在读“老庄”的时候不能将它们单独地看成哲学,尤其是对于庄子而言,其写作手法更是与大多先秦百家不同,也许他会在某些文章之中首先提出问题而后再解决问题,本文就是如此。
古人言“书不尽言,言不尽意”,高明的文章往往不是直接告诉读者作者的思想而是让读者自己去悟,下面就让我开始对这篇千古奇文进行悟行吧!
《养生主》标题就有争议:古人一般认为是“养——生主”即养那个无形无相的生命的主人(精神),今人一般认为是“养生——主”即养我们的肉身(养生),可能是与近年来养生热的缘故吧!不知你们是怎么认为的?就我个人而言我比较偏向“养——生主”,其文章是一千一百多字的总分总的简单结构,接下来我就要为自己的想法“狡辩”一下。
文章开篇第一段的白话译文如下:“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穷的。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就会陷入疲困;既然这样还要汲汲追求知识,就会更加疲困不堪了!做善事不要有求名之心,做恶事不要遭受刑戮之苦。把顺应自然作为养生的常法,便可以保全身体,可以保全生命,可以培养精神,可以尽享天年。”也许大家会说,你看嘛,庄子本人就是在讲养生的,尤其是“督”字(养生和督脉密不可分)。那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一句又怎么解释呢?明明是在讲养生又怎么与为善和为为恶有关呢?我能想到的便只有他讲的不是养生而是养生命的主人。
现在让我们来看看“督”字,说文解字有:“督,察也。从目,叔声。”又有人说它还有瞪大眼睛捡麦子的意思。因此,联系“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一句我将开篇的千古至理名言理解为:依指你的平常心,经常审查自己是否处于正道(中道)。如果做了好事不求名利做了坏事不要遭受刑法之苦不作“中道”理解的话,我真的不知道它的出现还有什么必要。可是我们怎么知道自己是否处于正道呢?这个话题我也想了很久,可是一直还没有太好的解释,也许是“爱”,或许是关闭七情六欲而集中精神,又或许是不偏不倚,还可能是心外无物,其实这些都是解释的不同但指向的地方都是一样的:正如指月之指可以是不同的手指,但却都可以指明月亮的方位,即殊途同归。
下期开始再阅读其中的寓言故事和解释我为什么认为是养生命的主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