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统编教材八下《大自然的语言》教材原文、学习项目单、同步练习及答案

统编教材八下《大自然的语言》教材原文、学习项目单、同步练习及答案

作者: 春文心语 | 来源:发表于2020-02-10 13:58 被阅读0次
    课文原文 课文原文 课文原文 课文原文 课文原文

                    梳理文章明思路

    ——统编教材八下第二单元第一课《大自然的语言》第一课时任务单

    课前任务单

    【项目一】作家其人

    竺可桢(1890-11974),浙江上虞人,气象学家、地理学家,是我国物理学的创始人。他一生致力于推动物候观测,撰写物候专著,普及物候知识。他在生命的最后一息,依然用颤抖的笔记下了当天的气温、风力,并端正地写上了“局报”两字。

    简单了解竺可桢后,我对他的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

    【项目二】知识回顾

    同学们,我们在八年级上学期已经学习过说明文,请你回顾一下说明文的相关知识吧!

    1.说明文按照其内容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说明文三要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说明方法:举例子,作比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___________(如从现象到本质,从主要到次要,从原因到结果……)

    【项目三】字词梳理

    请你把文中你认为重要的词语誊写在下面的横线上。(陌生的拼音和词意也可以写下来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堂任务单

    【项目一】问题导航

    这是一篇说明性的科学小品。阅读此类文章时,要借助关键句段(总起句、总结句、过渡句、过渡段),厘清文章的思路。默读课文,在文中画出你认为重要的句段,并思考:作者主要回答了哪些问题?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项目二】整理行文思路

    行文思路

    小结:本文是一篇按照__________说明顺序来写的__________说明文。

    课后任务单(同步练习一)

    任务一、说顺序

    我国有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叫端午节。这一天很多人家会包粽子,请根据图片填入包粽子的步骤。

    任务二、学仿写

    同学们,下面是一段按照空间顺序来进行写作的说明文片段,也请你按照空间顺序来进行一次说明文的仿写吧。200字左右。(提示:介绍你的学校或者你熟悉的景点):

            进了太和门,就到紫禁城的中心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太和殿俗称金銮殿,高28米,面积2380多平方米.是故宫最大的殿堂.在湛蓝的天空下,那金黄色的琉璃瓦重檐屋顶……太和殿后面是中和殿。这是一个亭子形方殿,殿顶把四道垂脊攒在一起,正中安放着一个大圆鎏金宝顶,轮廓非常优美.举行大典,皇帝先在这里休息……中和殿后面是保和殿.殿前广场是举行最高一级考试——殿试的地方。

                                    ——《故宫博物院》节选

    作文方格纸

    答案:

    1. ⑶使四周展开,握成一个斗状,加入糯米和辅料

    ⑷将粽叶前后左右多出的部分依次向中心折叠,使粽叶裹紧

    ⑸用棉绳将粽子缠紧系牢

    剖析文章赏妙语

    ——统编教材八下第二单元第一课《大自然的语言》第二课时任务单

    课前任务单

    【项目一】前情回顾

    请将上节课的知识点整理后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在下面。

    课堂任务单

    【项目一】完成导图

    默读课文,完成以下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

    【项目二】语言品析

    1.为了让学生体会文章开头语言的美妙,老师给文章一、二自然段重新拟了一开头,请同学们将其与原文作比较(朗读),具体分析哪个表达效果更好。

            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周而复始,无限的循环。每个季节都有各具特色的自然景观。比如,春天的百花盛开,夏天的林木荫荫,秋天的无边落木,冬天的银装素裹。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到了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

    我的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认真仔细的你是否还发现文章其他的语言特点呢?请把你的发现写在下面横线上。

    我的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项目三】迁移运用

    学习的目的是应用。请运用课文中的物候知识,解决下面的问题。

    1.两个月前,在广州,看见了玉兰开花;两个月后,在北京,又看见玉兰开花。 玉兰花呀,我说,你走得真慢哪!费了两个月工夫,你才到了京华。

    ——郭沫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

    不知转入此中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后任务单(同步练习二)

    【项目一】在《一门丰富的科学——物候学》原文中,作者说:“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古代人民就把一年四季寒暑的变换分为所谓的二十四节气,把在寒暑的影响下所出现的自然现象分为七十二候。”请阅读以下关于“芒种”(二十四节气之一)的资料,加深物候的理解。

    [“芒种”诗谚]

    诗歌: 布谷啼鸣,像是催人耕种与收获

    青梅煮酒,小麦黄熟

    梅子酒入口酸甜,回味时却有烈烈的辣

    从嗓子眼一股脑呛到鼻端

    六月光芒流转

    从瓜架间丝丝缕缕漏下

    最相宜的正是雨水

    落一场雨,便似服下一剂清凉

    天地充实、万物丰满的盛夏

    正在降临

    (选自林帝浣《时光映画》)

    农谚: 麦收如救火,麦收如战场。

    一场大雨一场空。

    1.上面这首诗中的物候现象有:布谷啼鸣、_______、_________。

    2.请结合诗歌和农谚,阐释“芒种”这一节气的内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项目二】

    春天来了,你可能会发现阳光充足的地方总会比阴暗的地方率先长出花草;平原上的花儿也比山上的花儿要开放的早……请你留意身边的自然现象,然后结合我们学的课文,分析一下其中的原因,并尝试运用本文生动与严谨兼具的语言,写成一篇200字左右的小文章,介绍你的发现,与同学们分享。

    作文纸

    参考答案:

    1.小麦黄熟,梅雨纷纷

    2.大麦、小麦等有芒作物已经成熟,抢收十分急迫,也有“忙碌”之意。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统编教材八下《大自然的语言》教材原文、学习项目单、同步练习及答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weax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