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中华文化笔记
中华文化笔记29,理学的思想脉络(之一)

中华文化笔记29,理学的思想脉络(之一)

作者: fox3696 | 来源:发表于2020-03-28 20:11 被阅读0次

    经学之后成为国教的是理学,是在宋朝时期发展起来的。理学客观上是为纠正当时已经末路的经学而重振儒学而提出的。理学的一些基本概念最早可上溯到隋朝的文中子,经唐朝韩愈等人启发,由北宋周敦颐所创立。

    理学经周敦颐开山后,经同样师承于陈抟并得《先天图》的邵雍用象数易学补充,由张载吸收道家“气”的理论进一步继承,之后二程将佛家华严宗的“空”理引入用“实”理和“天”来发扬,最后由朱熹集其大成,以注解四书的形式完成理学体系,得《四书集注》。

    理学开宗之本意是吸收佛道思想用时人对儒学经典的理解提出新的哲学体系拯救没落的儒家,相当于“今文经学”的又一次发展。理学针对当时僵化的经学而言是一种新风,思想积极而进步,并且宋代程朱等人都强调独立思考,这和后世元明清官方所强调的八股文理学有着跟本的不同。宋代理学家信奉的是民本思想与王道政治,强调统治者的清心寡欲,但后世统治者自己采用霸道专制的荒淫政治,却反过来用理学要求人民清心寡欲。理学宗师朱熹的经历就是这一矛盾的体现,他生前为官正直且要求皇帝节欲,因而学说被当做“伪学”,自己也因被诬为“匹夫窃人主之柄”郁郁而终。但他死后却被神化为圣人,牌位进入孔庙,学说也被教条化成了僵化的八股文国教理学。原本宋末理学已经完成了其历史使命,但是却被元明清统治者重新抬高地位用于禁锢、奴化人们的思想。理学作为一种活的思想的死亡,其最根本的死因在于成为了政治的奴仆。从这个角度讲,朱熹和他的理学也是一种悲剧。

    一、理学开山之祖周敦颐

    周敦颐吸收道家思想,经佛家禅师点化,承陈抟的《无极图》做《太极图》、《太极图说》,将道家提倡的由阴阳至无极的修炼程序反转,改为由无极混沌到阴阳分五行立万物生,而初步建立起理学的世界观体系。

    周敦颐的《太极图说》得陈抟之传,成为理学世界观的纲领性文件

    更重要的是周敦颐在这个世界观的基础上,建立了属于儒家体系的社会观。周敦颐肯定了人为万物之灵,认为人得到无极之真与阴阳五行之精妙,生成神思和智慧,有五常之性,产生善恶的分际。这种情况下,有人杰做礼乐,塑造出中正和仁义的规范,用寡欲主静的方法修身成圣,建立起太和秩序。圣人有高深的道德境界,达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与天地自然阴阳四时融为一体,动静合乎节律,能穷神知化,主宰宇宙。

    周的整个学说是要人学做圣人的,而且周敦颐所认为的圣人不像前人那样仅仅限于儒家的圣人,更是将老君、佛祖包括在内的统一体。其核心内容是:圣人是可以学成的,具体是用“至诚至静”的方法,做到“仁义中正”,这样就达到了人道之极,就能成圣人了。这样佛家的心性之学和道家的修炼方法被融入到对《周易》的解读之中(“元亨,诚之通,利贞,诚之复”,“君子乾乾不息于诚”)。周敦颐之后儒道佛三家不再分立,正式开始走向了三家合一。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中华文化笔记29,理学的思想脉络(之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wgsu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