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终身成长(由简书签约作者主理)金色梧桐哲思
【成长(50)】我是如何超越那些小伙伴的,说起来,有点让人哭笑不

【成长(50)】我是如何超越那些小伙伴的,说起来,有点让人哭笑不

作者: 梁先森说 | 来源:发表于2021-03-02 14:52 被阅读0次
    文/梁先森  图/网络

    我们读书的那个年代,通常用千军万马挤过独木桥来形容高考,说明高考竞争的激烈和残酷,能考上本科甚至大专的都是少数派。

    然而真正可惜的是,在决战远远未到的时候,就已经有太多的小伙伴掉了队,甚至倒在了刚出发的路口上。

    我来自农村,小学是在一所乡村小学就读。村小教学条件简陋,师资力量薄弱,跟镇里城里相比,就已经输在了起跑线上。而跟那些经济发达的地区相比,更是一个在天堂,一个在地狱。

    外部环境和条件的差距还是其次,主要还是学校、家庭、老师、家长和学生的整体认知、见识、观念和格局,更是相差了十万八千里。

    例如,学校好像就没有跟我们说过,我们小升初,可以考哪里的初中,老师也没引导一下我们如何确立具体的目标。我作为班上的小“学霸”,竟然也是在考完小升初的时候,才知道县里的初中也可以考,而我却误以为镇中已是当时的最高“学府”了。

    小升初时,我们班只有两人应届考上镇上的中学,其他几十号人,都掉队了,大部分小伙伴都早早地结束了自己的读书生涯。

    如果我当时不是偶然翻到姐姐的试卷,发现跟我们考的试题除了年份以外,其他都一模一样,于是索性把答案全背下来,几乎每次都考满分,引起了老师的重视,也激发了学习兴趣,说不定我也会成为掉队的那个人,早早地加入了到广东打工的行列。现在想想不免有几分庆幸和后怕。

    从我身上也说明了一个问题,自己能不能读好书,读好书有什么好处,在那个年代的农村孩子,确实是基本不知道的。能自觉学习主动学习的农村孩子,是有的,但不多。一个真实的情况是,大多数的农村孩子是读不进书或不知道自己能读好书的,所以一般几十号人的班,能考上初中继续读书的,只有寥寥几个。

    因为消息闭塞,因为孤陋寡闻,因为见识短浅……大多数的农村孩子,都吃了这方面的亏。多少来不及发现和发掘的好苗子,基本都是这样早夭或埋没了。

    现在人们都爱说“寒门再难出贵子”,在很大程度上说,农村孩子不是输在了起跑线上,而是吃了信息不对称和认识不到位的亏。人生就像一场马拉松,你即使起跑慢一点,其实没有关系,我耐力好一点,跑得拼命一点,也有机会胜出。怕就怕,自己根本不知道或不相信自己有那个能力。

    因为父母都是农民,基本上都是文化不高,认识不足,见识不够,既然儿女不怎么爱学习,也就默认他们天生就不是读书的“料”。所以就任由孩子自然生长,对他们的学习不管不顾。你想想,一棵得不到基本护理和养分滋养的幼苗,怎么可能长成参天大树!

    而更有甚者,有的父母还鼓吹读书无用论,跟儿女说还不如早点离开学校,到外面去打工,说谁谁谁小学都没毕业,不也赚了大把钱?!我的一位堂伯父,就对孩子读书非常反感,有一次几个同学来找堂妹玩,被伯父破口大骂赶跑了。后来堂妹就自然而然辍学了,其实她的学习成绩还蛮不错的。

    可以说,农村父母们对孩子成长和学习上关心的缺位,使原本很多可以通过读书改变命运的孩子,早早就掐断了希望的嫩芽,浇灭了心里的火苗,于是草率辍学,早早打工,匆匆结婚,又重复着跟他们父母辈那样单调无望的生活,然后又到他们的下一代,周而复始地过着日子。

    就拿我自己来说,真不是天生就喜欢学习,还差一点因被冤枉起别人外号而辍学。直到小学四年级,我才意外获得了学习的秘籍,瞬间从学渣逆袭到学霸。也只有在打通了学习的任督二脉以后,我才意识到,原来自己的学习能力那么强,读书可以读得那么好。

    因此,我就有了一个疑问,当年那些纷纷掉队或早早辍学的小伙伴们,他们是不是真的读不了书,还只是因为没有打开任督二脉呢?之前我写过一篇《小白给我们的提示》的文章,说的是齐桓公小白在成为霸主之前,总说自己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后来是在管仲一步步的“威逼利诱”下,他才变得越来越厉害的。

    周末,那位唯一跟我一起考上初中的小学同学跟我视频聊天,他现在已是一名小学校长,他说自己儿子现在在县重点高中就读,今年就要参加高考了。说我在外面见多识广,让儿子也跟我聊两句,给孩子指导指导。

    跟孩子聊了一下我就发现,这孩子思路清晰,颇有主见,自信满满。他的成绩非常稳定,基本能保持全年级前50名。而他就读的这所重点中学,每年高考超一本线的都有1000多人。

    孩子还说考厦大他还是比较有信心,不过他的目标是中山大学,所以还需再加一把劲。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清楚自己的现状,明白还需做什么努力,这样拎得清的孩子,那就没有什么好担心的了。

    我想孩子之所以有这样的见识和见解,肯定是受了他校长父亲的影响,要不也不会说找我这样的过来人聊聊。而孩子的爷爷奶奶,都是老教师,有一定的见识,所以孩子他爸,才跟我这个得到“学习秘笈”的“幸运儿”同频共振,一起升入初中,跟班上96%以上的小伙伴分道扬镳。

    其实跟那些掉队的小伙伴相比,并不是我们有多厉害,我们之所以超越了他们,真的不是天资聪颖,更不是运气好(当然你也可以这样说),而仅仅可能是,是我们及早了解了信息,认清了形势,认识了自己,激发了兴趣,所以我们更愿意付出努力或者及早行动。

    当年的那些跟我们一起读书一起玩的小伙伴,竟然有的已经做了爷爷,他们的孩子,也是早早辍学,早早打工、早早结婚,重复着他们父辈的人生轨迹。当然也有惊喜,一个当年最调皮捣蛋的同学,两个孩子都考到省外读大学了。也许,农村意识的早点觉醒和现代意识的逐步融入,才是乡村振兴源源不断的动力!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成长(50)】我是如何超越那些小伙伴的,说起来,有点让人哭笑不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wtxq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