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婚姻育儿亲子教育
反复说教无效,为什么我们还要继续说教?

反复说教无效,为什么我们还要继续说教?

作者: Andy妈妈育儿 | 来源:发表于2019-11-12 17:01 被阅读0次

    从Andy开始学着自己吃饭,我基本上就开始教他吃饭前洗手,刚开始还好,玩水打香皂玩泡泡都是很高兴的事情,但是后来剧情反转,他手上只有有一点点水就开始大哭:“妈妈,我的手好湿啊,我的手好黏啊。”于是我们开始妥协,不需要洗手只用湿毛巾擦,甚至也不用毛巾只用儿童的免洗洗手液,但是我们的退让并没有动摇他的意志——洗手,毛巾,洗手液一律不可以,只要碰到他的手就开始大哭大叫,并且即便手已经变干,他依然会闹腾半天。

    在试了多种方法依然无效之后,我开始换了思路,一到吃饭时间我就开始非常夸张地无理取闹:“Andy,我要吃饭了,但是我不想洗手,你不要让我去洗手,我不洗手。”(脑补一下我学Andy大喊大叫的画面)

    “妈妈,不洗手的话手上的细菌会进牙齿里就会有蛀牙哦。”他开始用我教他的话来教育我了。

    “可是,我不会洗手,你可以教我怎样洗手么?”

    “好的,我来教你。”

    于是,他煞有介事地开始教我怎样洗手——开水龙头,把手弄湿,打香皂,搓手,冲干净——一个步骤也不少。一开始他还小心翼翼地不把自己的手弄湿,后来当他看到我实在是太笨拙,就不得不亲力亲为地教。这样经历了几次后他又开始享受洗手,再也不怕自己的手变湿变黏了。

    另外一件事。夏季的晚上我经常带Andy在厂区院子里玩,虽然过往的车不多,但时不时还是会有,如果他正在玩的时候有车过来然后我告诉他不要跑,那十有八九他会跑得更欢,后来我就用了类似的方法,一有车过来我就开始告诉他:“Andy,现在有车过来了,如果我们继续跑就不安全,你可以拉着我的手站这里保护我么?”

    “好的,妈妈,我来保护你。”说着就拉我的手静静地站一旁,等车走过去了才会松开我的手。

    “谢谢你保护我。”

    “妈妈,我喜欢保护你。”

    后来如果再有车过来,我就提醒他有车过来我需要保护,多数情况他就会像个小大人一样静静地保护我,即便有时候会拒绝我说不喜欢保护我,但是也不会无视车辆来回跑了。

    其实小孩子和大人一样不喜欢被说教,并且我们反复说教的东西小孩子早就知道了。比如不洗手怎么样,有车辆时候到处奔跑会怎么样,他都可以一一道来,但是挑战大人的底线对小孩子来说是趣味无穷的,所以我们越是说不能他/她们就越怎么样,越是说要怎么样他/她们就越不怎么样。这时候如果我们继续说教那就不能怪小孩子不听话而要怪自己太笨,明知道小孩子不会听为什么还要唠叨呢?然而,对于经常被教的小孩子来说,去教大人却是一件新奇的事,多数情况下小孩子都不会拒绝这样的尝试。这样一来,大人也省心,小孩子也高兴,何乐而不为呢?

    另一方面,让小孩子来教我们还可以培养他/她的责任感。从一出生开始,小孩子的日常就基本上是被大人安排着,小孩子自己做主的机会少,为别人做主的机会更少,所有他/她就很少也不需要为别人考虑。而互换角色就提供了这样的契机,小孩子可以主动参与而不再被动执行,有了主动参与感,小孩子的责任感和关心别人的意识才能被激发出来。

    互换角色也可以发生在孩子和别的事物之间。比如,扔垃圾时候Andy有时候会故意扔在垃圾桶外面,如果我告诉他垃圾要仍在垃圾桶里,那他肯定是带着坏坏的笑把垃圾扔得离垃圾桶更远。 你能说他不知道垃圾该扔哪里么?他肯定知道但就是不做。但是如果我换一种说法:“Andy,垃圾现在肯定好伤心,因为它没有被放到正确的位置。你可以给垃圾帮帮忙么?”那他就非常乐意去给垃圾帮忙了。把垃圾扔垃圾桶里并不是我要求的,而是他自己决定的,“被动”变成了“主动”,他的心态也随即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虽然说小孩子和大人有很多不平等的地方,但在人格上是绝对平等的,小孩子需要我们教,但这种教是用心的教育和感化,而非居高临下的说教,更不是命令和吼叫。如果一件事我们反复去说小孩子依然不听,那我们不妨换个思路,多站在小孩子的立场上去考虑,也许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图片来源:Pexels,侵删


    我的育儿公众号:Andymamayuer,欢迎关注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反复说教无效,为什么我们还要继续说教?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wyqi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