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散文
我对“道”的理解

我对“道”的理解

作者: 虚室生白Rio | 来源:发表于2021-08-15 11:23 被阅读0次

“道”是空洞的?还是实在的?我觉得道是实在的,但又不是我们平常所认为的那种实在,她是一种无所不在,不仅实实在在存在于物质世界,同样也存在于伦理世界中,谁能真真切切的把握住道,不仅能获得无上的智慧,也能从此过上幸福快乐的一生。但是道既不是一种物质,也不是某种规律,她不好把握,但值得我们去体悟,我想从道的一些基本特性去谈谈本人对道的一些浅薄的认识。

道只是一个名号,事物普遍都有“名”与“实体”,道便只是一个名,道的实体是无法用语言来描述的。语言的出现让我们有助于了解这个世界,理解世间万物,但是语言也有它的局限性,语言能让我们尝试去理解道,但是要真正体悟道,需要去除各种概念的影响,从渐悟到顿悟。换句话说,我们可以通过学习,去接近她,但仅仅是通过学习,还不足以让我们得道。

道贵清静,寂静是道的基本特性,虚无也是道的基本特性,道贵清虚和柔弱,也正是有寂静和虚无的特性,她才可能是光大而流行的,才有“柔弱胜刚强”,也才有“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从修炼论的角度,“静坐”经常被作为是修道的一项基本功,在纷乱繁杂的事物中理出头绪,要处理很多具体的事物,各种欲望不断的搅弄着我们的内心,正是如此,通过静坐让纷乱的心重回宁静,回归到本来的一种状态,才有可能更接近道。

道让我们成为我们自己。“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是传统文化中人对自我的一种最高要求,合乎天地自然的存在才是最美,最善的。老子中的这个“自然”,并不是一个自然或实体,“自然”的本意就是自然而然,即自己成为这个样子,也就是说,自然只是一个过程,不是对象或实体。道不仅是混成之“物”,她本身也在运动之中,而且他的运动足以带动天下万物的运动,即自己成为自己的样子,也就是“做回自己”。

我们每个人都存在一种最好的状态,这种最好的状态也就是“原初之我”,只是我们时常陷入某种不好的习性中,脱离了道,偏离了“原初之我”,我们接近道,我们去体悟道,也就是为了做回“原初之我”,回归自性圆满的状态。

相关文章

  • 我对“道”的理解

    孔子给我的印象往往是个仁者和比较严谨好学的人,而老子给我的印象往往是智者和不食人间烟火的得道高人!对于...

  • 我对“道”的理解

    最近一直在读国学方面的书,尤其是老子的《道德经》,颇有感悟。下面就让我分享一下我的读书体会吧。 究竟何为“道”...

  • 我对“道”的理解

    “道”是空洞的?还是实在的?我觉得道是实在的,但又不是我们平常所认为的那种实在,她是一种无所不在,不仅实实在在存在...

  • 对“道可道非常道”的理解

    道可道,非常道。这句话出自《道德经》第一章开篇,应该如何理解这句话呢,我的理解是这样的:能够说出来的道,都...

  • 谈对“道”的理解

    今天我们学习《道德经》第37章,也就是全书第一部分的最后一章。这一章意味着我们结束了“道”经部分的学习,接下来将进...

  • 我对理解的理解

    时下,最值得珍惜的就是信任, 感恩别人对自己的一份信任,理解别人对自己的不理解,这就是我对理解的理解

  • 跆拳道练习

    练习跆拳道,对我来说更是理解自己的过程。

  • 浅谈一下我对“道”的理解

    一切语言在“道”面前都显得很苍白,不是说语言不配描述道,而是描述不清楚,也描述不准确。就真的像老子说的“道可道,非...

  • 《道德经》第一章 天地之始,万物之母

    道[1]可道[2],非常道[3]; 为什么说能用言语说出来的“道”,都不是永恒,终极的“道” 我对其的理解是,“道...

  • 浅谈对佛禅道的理解

    - 01 - 身边的人信佛教的一直很多,但自己一直不信,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看到那些所谓信佛的人去烧香拜佛,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对“道”的理解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xcub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