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苏东坡的“归隐”

苏东坡的“归隐”

作者: 先祖stone | 来源:发表于2020-06-13 10:53 被阅读0次

      苏东坡到底想不想像其他诗人一样归隐山林?这可是个大问题。你要说有吧,那他早就归隐到深山老林里面了,还在这里干什么呢?你要说没有吧,他却也对世俗生活有厌倦,更希望能寻找自己的独立,所以今天我们就来谈一谈他的归隐。

      首先,苏东坡有没有归隐的倾向呢?他希望能归隐吗?

      答案是肯定的,苏东坡有归隐的倾向,他也是嫉恶如仇的人,厌倦世俗生活,痛恨那些腐败贪官,卑鄙小人。他觉得他的身体已经不是自己的了,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后面的“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能使我们体会到,他是希望能融入自然的。所以我们得出答案:苏东坡有归隐的倾向。

    既然他有归隐的倾向,那他归隐了吗?

    答案是否定的。他并没有真正归隐,他是一个拥有儒家精神的人,他也不会放弃这个世界,儒家主张的是使命感与责任感。也就是说,苏轼有归隐的倾向,但他并没有真正归隐。但如果苏东坡主张的不是儒家精神,而是道家精神的话,他可能就听天由命,顺其自然而归隐山林了,儒家和道家有一个巨大的区别就在此,我们谈论这个话题,也是在寻找儒家与道家的区别,而苏东坡就是我们讨论的对象。

    我们来想一下。儒家精神是责任感与使命感,孔子就是一个典范,他肩负重担,去推行仁政,利用自己的力量尝试去改变世界。仿佛他接收到了上天的指令,这就是一种典型的儒家精神,充满使命感。道家精神就不一样了。用简洁的说法解释一下,道家精神可以用这四个字来表示:顺其自然。就如陶渊明一样,已经无法挽回这个世界,就顺应天命,顺其自然吧。

    儒家精神和道家精神的相同点在于他们很厌倦世俗生活,讨厌那些世俗生活中的腐败贪官,。然而他们的不同点则在于他们的行为。主张道家精神的人厌倦世俗,所以他们拂袖而去,离开了这个喧嚣的世界,去寻找属于自己的“孤独”,远离这片不净之土。主张儒家精神的人也厌倦世俗,他们却担负着重大责任,不同于远离尘嚣的道家。他们利用自己的力量去做出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做出了更加伟大的选择。这就是儒家与道家的异同之处。

    那么我们现在回到原来的主题上。苏东坡拥有归隐的倾向,他也很讨厌喧嚣的生活,想去寻找一片净土。但他为什么没有去呢?因为他除了有一半是道家精神以外,他还有一半是儒家精神,毕竟他不能说走就走,可能这个世界还需要他。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苏轼想归隐却不能归隐,也许作为一个伟大的人物,这会使他十分纠结,到底是离开这个喧嚣的世界,还是继续坚持下去?这是个问题,苏轼处于道家精神与儒家精神之间,不断地徘徊。

    他到底要不要归隐呢?

    也许,苏东坡内心世界的归隐与我们所说的归隐不同,是另一种归隐。那么,苏东坡到底有没有归隐?他是走还是不走?他的左手边是这个需要去改变的世界,右手边则是一片深山老林。他该往哪里去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苏东坡的“归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xhat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