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呆了两天后,我开始买回程票,本来以为疫情期间,票很好买的,没想我买的班次车票紧张。我就选了候补,补不上大不了早点起,赶早晨一班车。
到了第二天,短信说,买到票了,还是一个靠窗位置。心里觉得真不错。候补也找到一个好位置。
到了启程这一天,我惜别了家人们和家乡的这片土地,还有我喜欢的食物,又开启了七转八转的旅程。夏日闷热的天气里,等我到车站的时候,加上离愁,自己在这一刻变得很脆弱。
车站里人不算多,散落在候车厅里。然而一排队,发现绝大部分候车厅的人都要坐这趟车,排了四五个长长的队伍。
走上站台时,只有三两人和我一个车厢,看来还好,其他车厢排的人都是长长的队伍。上车,心里美滋滋地去找位置,没曾想,一上车,我的头皮就有点发麻。不知道什么气味,酒味,还是其它的味道,我有点不爽。也可能离洗手间比较近。想着,还是去找位置吧。走了两步,发现我的位置有点奇葩,上面贴着车窗xA,但是却没有窗。是个结结实实的一块板。
我坐下后,想先休息一下。闭上眼睛,听音乐。但不太好的气味转进鼻子里来,我想等乘务员来了以后和他们说。但周边坐满旅客,如果只是我过于灵敏,提出有异味,说的时候,会影响旁边的人,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于是我打开订票网APP,在里面投诉栏输入了我的发现。车厢有气味,靠车窗的位置没有窗。目的是希望车厢管理人员能把异味消除,给旅客舒适的环境。另外车窗位置没窗,在卖票时候要标明。
我坐车一次就几个小时,但对运营团队来说,这是他们的提升机会点,车厢是他们每天工作的地方,关乎他们的健康安全,也关乎他们的名声。递交以后,我就和自己说,吃点东西,垫饱肚子,睡一觉,睡着了就不会有那么多精力放到嗅觉上了。
过了一会儿以后,乘务员走了过来。问我是不是打过电话说要换位置?我愣了一下。她继续说,“换位置找我们就行,你和他们讲,他们再打电话过来,绕了一圈,您就等得时间长了。等您吃完东西,我就过来帮你把行李拿过去。”
她走后没几分钟,又有一个乘务员也过来了,问我是不是要换位置。看我愣在那里,她说是不是刚才有人说过了?我说对的。
过了一小会儿,第一个问我的乘务员走了过来,她问我喜欢哪个位置,她把我的行李搬过去。她要搬时,坐我旁边的大男孩帮忙把我箱子拿了下来。她帮助找到车厢后部一个靠窗的位置,把我的行李放到行李架上。她又嘱咐我说,有事找她就行。
等我落定,她把我落在原来位置的水和零食送了过来,再次问我对这个位置是不是满意。
这下我的最怎么迟钝的脑瓜大概也明白,在那个地方说,对她们可能不太好,会让她们紧张。在我的认知里,开放一个和最终客户的接口,除了服务客户,更重要的还是接收最终客户的意见反馈,让自己变得更强的一种方式。
不过,看到她们的样子,虽然我没理解这后面的机制,但能看出这种机制对她们可能是不太友好的,会让她们不舒服。因为这个让她们很麻烦,难堪或者受伤害,不是我本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