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湖南肯斯坦
第一个要说的是《战国策》中的《触龙睡赵太后》,啊不,是《触龙说赵太后》。
说众大臣为搬救兵解国家之围,便劝赵太后把长安君送到齐国去做人质,赵太后很恼火,发飙说谁再敢提这个茬老娘就啐他一脸狗屎(大雾......)!
按照我中学时语文课本上的记录,接下来的语句是“左师触詟愿见太后”,这个上龙下言的字念zhé。然而这句话的文法似乎有点问题,怎么说呢?举个糖炒栗子,大家都看过《三国演义》,关羽失荆州一节有这么一段话:
操依允,遂不迁都。因叹谓诸将曰:“于禁从孤三十年,何期临危反不如庞德也?今一面遣使致书东吴,一面必得一大将,以当云长之锐。”言未毕,阶下一将应声而出曰:“某愿往。”操视之,乃徐晃也。
其中“某愿往”这一句,主语“某”的意思是“我”,谓语“往”的意思是“去”,直接跟曹公说一句“我去”可能会引发误会,所以徐晃在话中间加个状语“愿”,变成“我勒个去”,呃不对,是“我愿意去”。
按照宋元之际的史学家胡三省在《资治通鉴》中的注解,“左师”这个官位是“冗散之官以优老臣者也”,没什么实权,纯粹是赵国优待老臣而设的职位。那么对照上面的例子来看,“左师触詟愿见太后”这句话读来就很有一种触詟(姑且先这么叫着)以职位自称,表示希望能拜见太后的意思。语法结构是,主语“左师触詟”为自称,状语“愿”意为“希望,想要”,谓语“见”意为“拜见”,宾语“太后”不用多解释。
但是又有问题:恭顺的臣子面见君上时总要自称一个“臣”字 ,比如《触龙说赵太后》下文就有“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等等字句。就算是把官职名字写全了的奏疏也不能落下“臣”字,比如《请罢马市疏》的开头是“兵部车驾清吏司署员外郎事主事臣杨继盛谨奏”,《治安疏》的开头是“户部云南清吏司主事臣海瑞谨奏”。这样看的话,触詟如果就那么直白地说一句“身为左师的我想见见太后”,恐怕多半会后悔自己忘了带把雨伞以抵挡赵太后盛怒的口水连击。
君主身边多半会有“三德子”之类的内侍负责跑腿传话,假定“愿见太后”这句是内侍说的,内侍向赵太后通报:“左师触龙说想拜见太后”,就能说通了。同时也解决了“詟”这个莫名其妙的字的问题。我们知道古代书籍是竖排版,并且没有标点符号,断句的时候就有可能会把两个挨得近的字合并成一个。所以这句话原本应该是“左师触龙言愿见太后”,而非“左师触詟愿见太后”。
另一个遇到了把两个字合成一个字这样情况是一位日本的遣唐使:晁衡。晁衡很有才华,能做汉诗,还考中了唐朝的进士。我们都知道那时候可是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晁衡一介外国留学生来华参加高考,分数不错还考上了,这是什么样的精神,这是伟大国际主义精神,晁衡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仰慕大唐崇高趣味的人......好了不扯淡了。晁衡和许多唐朝文人关系都很好,比如李白、王维、储光羲等。后来晁衡坐船回国遇上风暴失去音信,李白误以为晁衡遇难,还写了一首《哭晁卿衡》的诗:
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
晁衡的日本名字叫做阿倍仲麻吕(あべ の なかまろ),而在有些书中,他的名字被写作了阿倍仲麿。“麿”有两个读音,一个是mí(音同“弥”),古代在字义上和“縻”相通。另一个是mǒ(音同“抹”),多在日文中用作人名。那么“麿”这个字会不会是由“麻吕”合成的呢?
看发音。
日文中,“麿”和“麻吕”都读作“まろ”,罗马音是“maro”,日常使用中也存在通用的情况。而且古代日文书写也是竖排,字写的近一点出现合并也是有可能的。不过既然这种情况并不影响文意,日本朋友们也不在意,我们便只把它当做书写时造成的小小误会即可。
这里再延伸一点,日本首相安倍晋三的名字是あべ しんぞう,其中有看着眼熟的部分么?
对,是“あべ”,日文发音中“阿”与“安”同音、“部”与“倍”同音、所以“阿倍”就是“安倍”,也是“阿部”,等等。另外,“麻”与“满”也是同音的,所以在有些地方晁衡的日文名字也被称作“安部仲麻吕”或“仲满吕”,《新唐书·东吏日本传》中也把阿倍仲麻吕简称“仲满”。
对于断句不准而引发疑问的例子还有《孟子·告子下》中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我们在中学课本上学过这一篇,相信大家都能随口背出下面这几句话: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当年读书的时候我就很不理解“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这一句,因为它的句式和前面几句完全对不上。咱们且先不去分析语义结构,单说朗读起来就很不痛快。孟子的文章多用排比,叠句,文风汪洋恣肆,一如他说的“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是气势磅礴,一贯而下的。前面几句和最后一句中“其”字后都是二字词,“空乏其身”突然改变成一个字,实在是别扭得很。
具体来看,“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都是动宾结构,动词做使动用法,即“使他的心志忧苦”,“使他的筋骨劳顿”,“使他的身体挨饿”。“空乏其身”强行套一下也能说成是“使他的身体空虚乏力”(请注意,断句出现问题之后,这里的翻译就已经跑偏了,我先按这样说,后面会改正)。到了“行拂乱其所为”这句就更不得了,无数教材编写者和语文老师都要费心去解释“行拂乱”的意思,“所为”已经是“所做的事情、行为”,那么“行”字怎么解释?
所以无论从文字结构还是语义上看,断句都应该是“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也许有朋友要问“身行”二字可以连用么?答案是可以。举几个糖炒栗子:
“仁人之用国,将脩志意,正身行。”——《荀子·富国》
“昔者司城子罕相宋,身行刑罚,以威行之,期年遂劫其君。”——《史记·李斯列传》
“身行万里半天下,僧卧一菴初白头。”——苏轼《龟山》
虽然意思不同,但能够证明“身行”这个词是存在的。再联系上“空乏”中“贫穷,困顿”的语义,整个句子的翻译就都通顺了:“所以上天将要给这个人降下大任的时候,一定会先使他的心志忧苦,使他的筋骨劳顿,使他的身体挨饿,使他缺乏钱粮无法出行,使他做的事情受到阻碍不能如意。以此来使他的心性坚忍,增加了从前不会的能力。”
再意译地更通顺一点就是:“所以上天将要给这个人降下大任的时候,一定要先用忧愁苦难来磨砺他的心志,用劳累疲倦锤炼他的筋骨,用忍饥挨饿考验他的身体,让他缺乏钱粮而难于出门游学,让他处处受阻而无法做事顺心。这样就能震撼他的心灵,使他心性坚忍,从而获得了从前所不具备的能力。”
这样是不是比“行拂乱其所为”这种混乱文字好得多?
接下来还得说《触龙说赵太后》,文章中有这么一句:
左师公曰:“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念悲其远也,亦哀之矣。
这一句的解释也很是为难了不少教材编者和语文老师,当年课本上写的是“握着她的脚后跟为她而哭”,我们能想象并且也能理解母亲送女儿出嫁时的依依不舍,但是且慢,让赵太后这样手握权柄的国家统治者趴在地上握着自家姑娘的脚后跟哭,是不是稍微有点失态?退一步咱们也得考虑老太太的身体不是?前文赵太后自己还说“老妇恃辇而行”,每天吃饭也是“恃粥耳”,说明身子骨也不是特别硬朗。那么地板凉,还是让赵太后起来哭吧。
为了解决失态和身体健康的问题,有一种解释就说赵太后的女儿“燕后”已经在马车上了,赵太后是站在地上握着女儿的脚的,这样就不用趴着了是不是很机智。另一种又援引了礼仪相关,说新郎去女方家接新娘时要送上鞋履两双,新娘的母亲亲手为女儿穿上一双,同时教导她持家为妇的道理,这就是赵太后握着女儿脚后跟的原因。
我相信每个人都经历过依依惜别的时刻,比如大学开学离家远行,家长送别,或者大学毕业最后一次离开宿舍,舍友送别。无论多么舍不得,我们拉着的通常来说都是对方的手或者衣服,而绝没有扑通一声卧倒去握脚后跟的。比如刘永的《雨霖铃》中有:“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杜甫的《兵车行》中也有:“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如果当年我的舍友送我的时候要握我的脚后跟,我保证第一他们会被我的脚臭死,第二我恐怕会忍不住给压岁钱。哈哈哈......
我之前在微博上看到这样一条觉得比较有道理:
车踵 细节图《礼记•考工记》中说:“五分其颈围,去一以为踵围。”东汉郑玄注:“踵,后承轸者也。”唐代贾公彦疏:“踵,后承轸之处,似人之足跗在后名为踵。故名承轸处为踵也。”“轸”指的是车厢底部四周的横木,也指车厢,车踵便是托起车厢的部件。所以赵太后拉着的不是女儿的脚,而是女儿乘坐的马车后部的车踵。(赵太后表示终于不用抱着脚后跟了好开心!)
最后一个要说的是《论语·季氏》中的一段话:
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它体现了孔子的治国安邦思想:家国社会不必担心物资少,该担心的是分配不均,不必担心人口少,该担心的社会不安定。分配制度合理就没有贫穷,社会安定平和人口就不会匮乏,大环境平稳安全,国家就不会倾覆。所以如果远方的人不归服于我,就整治文化德行来感化他们。他们来了就要使他们安定。
且慢,道理我都懂,可是里面有问题。问题出在哪儿呢?就在“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这一句。
“寡”的意思有缺少、孤单、没味道、弱小、丧夫等等意思,从中我们能发现共通的地方就是“缺少”。《说文解字》中的解释是“寡,少也”。老子也有“小国寡民”的思想,所以寡指的就是人口少。
而“贫”的意思有缺钱,缺乏、穷困等等意思,共通的地方是“穷困”。《说文解字》中的解释是“贫,财分少也”。我们常说贫民贫民,说的就是缺钱的人。(这里多说一句,古文之中,“贫”,指贫穷,反义词是“富”。而“穷”指的是困顿,反义词是“达”。即所谓“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可不要把“穷”理解成今天我们说的贫穷。)
所以问题来了:“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这一句的意思显然跟翻译不同,如果按照文字意思一字一字地对译,就会出现“不担心人口少而担心分配不均,不担心财物少而担心不安定”这样莫名其妙的话,意思明显反了好么?更何况下文中还有“均无贫,和无寡”的说法,互相搭配使用的正是“均”和“贫”,“和(即‘安’)”与“寡”。
正确的句子应该是“不患贫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钱少没事,公平分配就行,人少也不怕,社会安定就行。如果说上面的那几个例子是各种原因带来的误会,这个例子就是彻底的错误,一定要注意啊。
古文很有意思的,推荐大家多读古文。以上是一些我觉得有趣的地方,分享给大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