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说“乱世出英雄”,每逢乱世,都不乏一代雄主出现。他们有很大机会可以一统天下,开创盛世,却因为各种原因功亏一篑。十六国时期的苻坚就是代表人物之一,在基本统一了北方的情况下,最终在淝水之战中大败亏输,失去了统一的资格,后被杀害,留下千古遗憾。回望历史,会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地方,淝水之战十年前有神秘人预测了苻坚的结局,还说出了准确时间,这是怎么一回事?
时间拉回到公元373年的冬天,忽然有人闯入前秦皇宫,大叫道:“甲申乙酉,鱼羊食人,悲哉无复遗!”苻坚听到后下令将散布谣言的这个人抓起来,但却发现此人神秘消失。
回头来看这个预言,有着惊人的准确性。
甲申、乙酉在干支纪年上是相邻两年,而距当时最近的甲申年,正好是十年后的公元384年,这一年开始前秦土崩瓦解,苻坚也在一年后被杀。鱼羊合起来就是鲜卑的鲜字,而“食人”是指鲜卑人反秦复国之事,就在一年慕容垂重建燕国。
这个事情其实是当朝宰相王猛充当了幕后推手。
王猛
王猛在东晋十六国时堪比诸葛孔明式的谋略,关中良相唯王猛,在苻坚统一北方中,做出的贡献最大。他与苻坚一见如故,苻坚对他非常信任。王猛终其一生为苻坚筹谋,他辅佐苻坚推行儒法,选拔贤明,加强集权,整肃吏治,实施法制,振兴国力,苻坚基本上对于王猛的对策是言听计从。
在攻灭前燕后,苻坚并没有将慕容氏为首的鲜卑势力赶尽杀绝,反而多加重用。王猛看苻坚对慕容氏越来越好,鲜卑慕容的力量越来越强,他产生了担忧。如果直接向苻坚谏言,此时志得意满的苻坚未必听得进去了,于是想假托“谶言”来警示苻坚,却没想到苻坚没有上套,不信这人说的谶纬之事,王猛清除鲜卑人势力的计划受挫。
谶言,就是神秘预言,可以事先预言吉凶祸福、王朝兴衰。汉朝时将儒家学说与阴阳五行学说相结合,以一种神秘主义的方式解释五经,于是形成了一种谶纬之学。在东汉时期尤为兴盛,之前也出现过类似的预言,如秦朝时的“亡秦者胡也”、新莽时期的“刘秀当为天子”。当时人十分相信这些预言,所以陈胜、吴广在起事前仿狐狸叫:“大楚兴,陈胜王!”历史上有很多这样的巧合,有的得到验证,有的纯属谣言。
话说回来,王猛在临终前还放心不下铲除慕容势力这个事,向苻坚作最后的进言:“眼下晋虽处东南,但却是正朔,现在上下一心。臣死之后,希望陛下不要先图谋东晋。鲜卑、羌人对我们来说才是头等大患,迟早发生祸害,应该先解决他们,这样对国家才是有利的。”说完便去世了。
这时候对于雄心大志的苻坚,哪听得进去,他早就有了自己坚定的奋斗目标了,一统北方只不过是走了第一大步,加上慕容垂的不断怂恿下,于是苻坚拼凑起数十万大军,出兵伐晋。
王猛并不是有什么未卜先知的能力,只是出于一位战略家的眼光进行了正确的局势分析。
在王猛死后八年,苻坚在淝水之战中兵败如山倒,被东晋八万北府兵杀的丢盔弃甲,前秦也从此由盛转衰,再也没有力量终结自西晋以后的分裂乱局。失去王猛辅佐的苻坚被姚苌杀害,年仅四十八岁,王猛最后的预判,得到了验证。刚刚被统一的北方又四分五裂,前秦被分裂成后燕、西燕、后秦、西秦、后凉等国。
除了王猛派人说出的预言外,当时还流传着一句童谣:“阿坚连牵三十年,后若欲败时,当在江湖边。”它预言苻坚在位凡三十年,战败于淝水。(《晋书‧志第十八》)
谶语和童谣说是上天之意,其实反映的是某些人为想要表达的观点和预测,事后回看虽有着令人惊讶的先知效果,但其实没那么神奇,说白了就是心理暗示,后人牵强附会。只可作为茶余饭后的谈资,如要真去钻研信奉,那真是无聊之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