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之旅》是一篇自读课文,在学习的时候,主要要让学生体会本文的“成长”主题。导入新课后,可让学生对作者曹文轩进行简单介绍。很多学生在小学阶段有读过《草房子》,可以让学生谈谈,将节选的课文情节放在整部小说的大视野中去品味。引入杜小康遭遇家庭变故之初去芦苇荡放鸭子的情节,以便能够更深刻的还原杜小康的孤独。
一、明确了学习目标后,虽说这是一部成长小说,但也可以从“小说的三要素”出发来进入本文的学习:
1人物:少年杜小康
2环境:鸭群,芦苇荡,暴风雨
3情节:杜小康和父亲一起去放鸭,经受磨难逐渐成熟坚强的故事。故事情节具体展开来为:
开端--家道中落,随父放鸭。
发展--芦苇滩上,开始放鸭。
高潮--雨夜寻鸭,坚强长大。
结局--鸭子下蛋,惊喜成熟。
二、而后进入精读细研阶段,通过三方面来进行学习:
1、感悟成长
结合旁批圈出体现杜小康心理活动的词句。结合画面理解他的心路历程。
①离开油麻地,出发时(5段):茫然和恐惧
②到达目的地-芦荡时(21段):害怕和胆怯
③在芦荡安顿下来时(28段):孤独单调
④在芦荡时间一久(33段):不再恐慌
⑤经历暴风雨后(48段):坚强长大
2、环境描写
找出文中描写自然环境的段落,说说对杜小康的成长起什么作用。
①鸭群
第4段,鸭子呈“扇面形奋力向前推进”,明显是被赶的状态。刚好也映衬了杜小康的不情愿。
第10段,鸭子“一路觅食,有时朝天空叫几声”,衬托了杜小康的寂寞。
第15段,鸭子临睡时心理动作和神态的描写。如“无家的漂流者”“团团围住小船”“插”“拔”“重新放”等动词,也写出了杜小康的茫然与恐惧。
第50段,真正的鸭,“羽毛鲜亮稠密”“公鸭蓝羽紫羽,犹如软缎”,此时的杜小康也已坚强,长大。
鸭子的表现反映了杜小康从“不情愿--寂寞--茫然恐惧--坚强长大”,衬托了杜小康的成长。
②芦苇荡
芦苇荡的描写突出表现在21和24段中。
21段“如绿色的浪潮直涌到天边”“如万重大山围住了小船”“青森森一片”等,写出了芦苇荡的广阔无边,烘托出杜小康的害怕与胆怯。
24段“”空气中满是芦叶清香”“掺杂一缕一缕香草……无数萤火虫”,用芦苇荡的宁静美好反衬出杜小康从由害怕胆怯到安静平定的心理变化过程,起到了渲染气氛,烘托心情的作用。
③暴风雨
暴风雨是可怕的,但在暴风雨的搏斗中,杜小康得到了成长,造就了勇气和坚强的性格。体现在36和47段中。这两段主要通过两种颜色来表现的:如36段中突出显现一个“黑”:天黑,河水黑,芦苇荡黑,风也黑。时谐音陈景向,虚写人物内心的恐惧。而后用比喻写出了雷声的声势浩大,用拟人手法写出了暴风雨的来势凶猛,烘托了紧张恐怖的气氛,为下文找鸭子做了铺垫。
47段中重点突出一个“蓝”:这种鲜亮的颜色,烘托了杜小康找到鸭子后的喜悦心情,也喻示了杜小康从此面对生活的考验更加坚强。
3、品味语言
先回到标题《孤独之旅》,“孤独”的含义是什么呢?
分析到这里,很容易就能总结:
①面对情感世界的孤独:杜小康离开学校,同学,远离人群,与父亲没有共同语言,缺乏沟通和交流。
②面对自然环境的恐惧:离开村庄,来到了一个无比广阔而又神秘莫测的大自然,幼小的心灵感受到了巨大的孤独。
③对未来前途的恐惧:慢慢放鸭路,何处是尽头?
本文的标题是在选入教材的时候添加的,这种诗意化的语言,也是本文的一大特点即景物语言的诗意化,散文化。可以用课文25段来比例子,将它改写为诗歌的形式,让学生体会运用这种诗意化,散文化的语言来展现小说感性与理性统一的审美状态,借“景语”来还原“情语”,给予主题更多升华的空间。
三、再次回顾全文:可尝试让学生复述本文,可以选择从鸭子的视角,杜小康的视角或他父亲的视角,都可以做尝试。
四、进行分层作业:
1.必做题:
①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认为杜小康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②假如你是杜小康,请给你的妈妈、同学或老师写一封信,述说你的孤独之境,或谈谈你的心里话。
2.选做题:课后阅读曹文轩的小说《草房子》。
本是自读课文,但是在学习的时候,还是不免进入了讲解的模式。由于普通班的学生基础较差,有效提问率不高,自我展现的能力较弱。教学时,我总想办法联系他们的生活实际,让他们有话可说,但结合他们生活实际的时候,他们往往就有的没的乱扯一通,所以还得再想办法。如何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是一个需要我长期关注与思考的问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