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出差的时候,常常会喜欢去它附近的书店里闲逛。书、书店,这个词最近很高频率的出现在自己的生活中,觉得也算是一件幸事。不过,逛书店更多的是一种逛,真正掏钱买的时候,除非是再三思虑,实在是觉得网上可能买不到了,才会想到在实体店里买。哎,买书什么时候成了一种奢侈?
小时候的自己,很喜欢在新华书店看书。那时候小城市的新华书店,对于小学生的自己,仿佛就是一个天堂一样大的东西。那时候常想,如果哪天读完了整个书店的书,那就要成为科学家了。
读初中的时候,是在寄宿学校念的书。由于有一个同学的爸爸是在香港的,经常会带回一些香港的小说。那时候看张小娴、亦舒那是一个疯狂。每天宿舍关灯后,大家都要在被窝里猫着看书,常常觉得缺氧了,还是要继续看下去。一只手电筒就撑起了整个小说天堂。也许,那时我看的书,特别是小说,比较多的时代,也算是文学半饕餮大餐时代吧。
高中由于忙于高考,每天都是在教书课本中游荡。偶尔看一两本小说,感觉也是一种罪孽。于是,高中经常买的就是教科书、工具书,什么大字典、大词典就是那个时候买的。工具书多,现在看来,教科书的印象已经逐渐模糊。
到了大学,一个开放自由的时代,发现书也是买的很少。开始的那两年连图书馆也去得少,直到大四下学期才开始泡图书馆。那时候,才是真正的泡图书馆,就是去翻书,翻一些没有看过的书。那时候,是自己人生中最充实的 一段日子,每天吃完早餐就去图书馆闲逛,然后午休完了,也会去图书馆那里逛逛。那时候与其说是看书,还不如说是逛图书馆,连《时间简史》也曾经被收入法眼,看得糊里糊涂。日子过得很悠闲,才发现自己开始有点喜欢这样的生活。可惜,已经到了毕业的时候了。那段时间不长,但是每天跑步、游泳、看书,过得甚是惬意。
大学毕业后,有很长的一段时间都被生活的琐事给烦扰,很多事情都没有很好规划;每天被一些工作上的琐事缠绕,开始与那种一杯清茶、一本杂书的生活渐行渐远。还好,最近几次出差,恰又遇到几家书店,然后饶有兴致的进去里面稍稍的闲逛了一下,感觉挺好。可是,现在每次买书都是实体店里瞧瞧,然后在网上搜索的多。真正支持实体书店的实在是少。
从书店的人数来看,生意还不错,还是好多人蹲坐在角落里细细翻看手里的书,纸质书给人的满足感是任何其他东西不能媲美的。电子书虽然方便,即使它已经极力向纸质书靠近,但是于我,还是觉得那种天然的书墨香味,那种柔美的质感,恐怕是冷冰冰的电子产品无法替代。
于是,开始憧憬这样的画面,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后,小孩子也开始读书、上学,甚至上大学,然后一家几口,端坐在阳台的摇椅上,借着夕阳的余晖,一起翻看着这些透着油墨清香的纸质书,那该是如何美好的一副画面。
然而,怕只怕,那时候的实体书店、纸质图书只能成为电脑屏幕里的一张记忆照片罢了。怕是回忆品不出那年的味道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