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听,笔的声音古代文化
安昌丨无绍不成衙,探寻古镇师爷文化

安昌丨无绍不成衙,探寻古镇师爷文化

作者: 一巷YixLife | 来源:发表于2017-12-05 15:31 被阅读0次

在中国封建官场有一个特殊的群体叫“绍兴师爷”,古人云天下师爷出绍兴,绍兴师爷出安昌”。

安昌古镇是一个具有千年历史的著名江南水乡古镇,透着浓浓的民俗水乡韵味。

//绍兴师爷

“小个子的老头戴着一顶瓜皮帽,老花眼镜一直搁到鼻尖上,一手捧着一面算盘,另一手握着一枝毛笔”

——这恐怕是大多数人通过影视剧积累的,对于师爷的一个印象。

绍兴的好友在家必看“绍兴师爷说新闻”。

“大概很能说吧”——是她对师爷的印象。

绍兴师爷自成一派,又叫“绍兴帮”。据说通用绍兴话。而绍兴帮内的师爷大概就相当于现在的“圈内人”。

提起“绍兴师爷”,更是有一部陈道明主演的同名电视剧在当年广为人知。

绍兴师爷又以安昌古镇为代表。

安昌这个小镇的师爷确实很多,如今镇上有个“绍兴师爷博物馆”。街道两旁还留有许多的师爷故居。

去到安昌古镇不妨抽出时间一探究竟。


//何为师爷

民间习惯把官署中的幕僚称之为师爷。

通常意义上的师爷,是明清时代地方官署中的主管官吏(主官)聘请的帮助自己处理刑名、钱谷、文牍等事务的无官职的佐理人员。

通俗点说即是“编外公务人员”。

师爷更是衙门里不可缺少的智多星。是和庸人不同的“人才”。

剧历史故事记载,绍兴师爷还因解除了浙江藩台的困境,获得了“一字千金”的报酬,体现出师爷于当时的价值。

至于师爷的兴盛。全国有大大小小那么多衙门,即便每个衙门只需一个师爷,全国的需求量也只是有增不减。

用现在的话说,大概就是高需求、高收入、高智商三高人群。


//师爷文化

师爷这个职业对于文化程度要求比较高,要求有才有智。

据说绍兴人历来有三条标准,即“须胸中有经济,通达时务,庶有文藻,肆应不穷;又必须二十内外,记诵难忘,举一隅二反三;更须有天生美才,善于应酬,妙于言论。”

这个标准,没有“一把40米长大刀”,恐怕难以达成。

鲁迅先生曾说“我们绍兴师爷的箱子里总放着回家的盘缠,合则留,不合则去,这是绍兴人傲岸自尊的丹气。”

严于律己,这大概就是绍兴的师爷文化持久的原因之一吧。

历史上较有代表性的绍兴师爷:

大明第一才子、绍兴师爷鼻祖——徐渭

雍正年间河南巡抚田文镜幕下——邬思道


师爷文化饱含丰富的历史知识以及文化内涵。

百闻不如一见,安昌古镇的“师爷博物馆”便是你探索师爷文化的第一步。

毕竟,“无绍不成衙”

相关文章

  • 安昌丨无绍不成衙,探寻古镇师爷文化

    在中国封建官场有一个特殊的群体叫“绍兴师爷”,古人云“天下师爷出绍兴,绍兴师爷出安昌”。 安昌古镇是一个具有千年历...

  • 浅说绍兴师爷

    历史上有一种说法叫‘’无绍不成衙‘’无绍不成衙的绍是指绍兴师爷,意思是没有绍兴师爷就不成其衙门。那么绍兴师爷在...

  • 师爷故里-安昌古镇

    安昌古镇随记(一) 越地风情古镇-安昌 梅姨说,绍兴是鲁迅先生和周总理的故乡。绍兴师爷,名气木牢牢。 喂!童鞋,请...

  • 越地风情古镇-安昌

    安昌古镇随记(一) 每一处的景点,理所当然的是不能脱离当地的饮食文化。 踏进安昌 安昌古镇 |越地风情古镇|绍兴师...

  • 手机摄影|师爷故里,闲走安昌

    绍兴自古人文之乡。临近新年,路过师爷故里,安昌古镇,闲走兴起,随处拍拍,原来,每一步都是景。

  • 诗和远方《97》安昌古镇

    安昌古镇是绍兴有名的四大古镇之一,他们分别是:安昌古镇、斗门古镇、柯桥古镇、东浦古镇。安昌古镇排名第一,也是浙江省...

  • 安昌古镇的酒酿馒头

    趁着双节,带着家人逛了安昌古镇。 安昌古镇位于绍兴柯桥,毗邻萧山区,从杭州市区出发开车只要一个小时左右。 安昌古镇...

  • 安昌古镇

    今天下午天公作美,阳光明媚,所以就出去走了走,拍了拍照片。 一条青石板铺就的小路 一条哺育子民的母亲河 一只摇曳在...

  • 安昌古镇

    高考过后的我没有对答案,也没有与任何同学联系,我几乎屏蔽了所有的外界信息,不想他们干扰了我的自由心情。如此过了几日...

  • 安昌古镇

    冬至 暖阳 安闲 生活如此简单 岁月静好 01 今日冬至,气温却比昨日高了不少,阳...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安昌丨无绍不成衙,探寻古镇师爷文化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zdci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