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赢协议
关系确立之后,就需要有协议来说明双赢的定义和方向,这种协议有时候被称为“绩效协议”或“合作协议”,它让纵向交往转为水平交往,从属关系转为合作关系,上级监督转为自我监督。
这类协议在相互依赖的交往中应用相当广泛。我们列举的五个基本要素适用于所有相互依赖的合作关系,如雇主与雇员,个体与个体,团体与团体,企业与供应商。这些要素帮助人们有效的明确并协调彼此的期望。
在双赢协议中,对以下五要素应该有明确的规定:
预期结果:确认目标和时限,方法不计。
指导方针:确认现实目标的原则、方针和行为限度。
可用资源:包括人力、财力、技术或者组织资源。
任务考核:建立业绩评估标准和时间。
奖惩制度:根据任务考核确定奖惩的意义。
这五个要素馥郁双赢协议重要意义,对此的理解和认识使人们在衡量自己业绩的时候有据可依。
传统权威型监督以赢/输为模式,是情感账户透支的结果。正因为对预期结果缺乏信任和共识,才不得不一遍遍的检查和指示,没有信任,就想对下属时时操控。
如果信任存在,你会怎样做呢?对他们放手,只要事先制订双赢协议,让他们知道你的期望,接下来只要扮演好协助与考核的角色就好。
自我评估更能激人上进。在高度信任的文化氛围里,自我评估的结果更精确,因为当事人往往最清楚实际进度,自我洞察远比旁人的观察和测量要准确。
I:
达成双赢的结果,过程中需要相互合作,但是通常监督的模式不利于情感账户的建立或维系,用双赢协议会更好。双赢协议通过对五要素的清楚制定,将他人监督转化为自我监督,更能激励人,也建立了更信任的关系。
1)预期结果:预先商定好任务完成的结果(数量,质量)以及时限
2)指导方针:双方的做事原则要事先讲明,以及行为限度
3)可用资源:盘点清楚可用使用的资源,包括但不限于人力,财力,技术或组织资源。
4)任务考核:建立绩效考核的标准以及时间。绩效考核标准应该清晰可量化。
5)奖惩制度:提前根据任务考核不同结果来设定奖惩。
A1:
我和小伙伴相约每周约一次,相互分享最近读的书,来达到一加一大约二的效果。但是我们只是这样约定了,并没有设定一套监督机制,导致刚开始凭着热情我们做的还不错,到后期质量就下降了。
主要是我们没有合理的奖惩机制,导致我们就会在一些情况下放纵自己,最终输出的结果也就有所下降。
A2:
下周二晚上,我们又相约一起分享,这次我要和她协商一套双赢协议,来提升我们活动的质量,从而更好的将这个活动延续下去。
1)预期结果:思路清晰,语言精练,全程脱稿。每个人的分享应当在半小时内。
2)指导方针:每周分享自己的主题时,内容至少是一本书的一章内容,而非微信文章。在分享时不要再回去翻书。
3)可用资源:可以分享自己读的书,或是对热门话题的思考。为了节省时间,也可以提前做好PPT投影,觉得时间够用也可以现场板书。
4)任务考核:每周分享一次,分享内容有深度,自己熟练并有自己的理解。
5)奖惩制度:为锻炼自己的能力,分享内容不好,需要将同一内容下周继续分享。分享较好的,可以累计,达到一定次数有礼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