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常谈: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作者: 平凡女子liz | 来源:发表于2022-04-28 20:45 被阅读0次
    (图片来源:百度搜索)

    01

                                                          苔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当《经典咏流传》栏目,把这首沉寂了300多年的小诗唱给所有人听的时候,瞬间秒杀了我们这个时代太多优美的词句。

    一首简单的五律,描写了日常生活中最普通,甚至最不起眼的苔开花的场景。

    这样的一个场景,我们大多数人都会忽略,甚至我们都不去注意。可是,那又怎么样呢?大家都是这生物界里的一种,我们同样有生存,开花,繁衍生息的能力,并不会因为不起眼就被剥夺了这种能力。

    想象一下,某一个早上,或午后,或雨后初晴,或傍晚,作者在欣赏着大自然的同时,突然发现了墙角的一簇小花,走近一看,原来是苔开花了。

    苔虽小,但是出于对生命的热爱,在潮湿、阴暗的墙角依旧在盛开的季节向世人展示它的生命力,哪怕世人并没有注意到它。毕竟太过渺小。

    突然想起了朱自清《经典常谈》里的一句话:“凡事只问该做不该做,不必问有用无用。”

    中国的文学到了清代已经发展到很成熟的境界。文字,是一种记录,同时也是一种态度。清代诗人袁牧寓情于苔,或许心中所想正如苔的生命力一般。心中有所坚持,不管世人是否看懂,只要是该做的事情,就应该去坚持。

    就像苔花那般,虽然微小,花开的时候,其实跟“花开时节动京城”的牡丹意义是一样的。都是在各自的青春时刻,花开时节,生命最美的时候。所以,我们都尽情怒放。

    (图片来源:百度搜索)

    02

    教学生涯中曾经遇见过这样的时刻:当它发生的时候,我的脑子里除了充满了各种感动的感知,就是一直飘过清代诗人袁枚的这首诗——“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最近这几年,在遇见的学生中,他们的学习程度良莠不齐,各科情况也各不相同,特别是我执教的科目。

    我知道,我的学生们因为初一初二的积累不扎实,所以在初三最后的复习阶段,仍然要坚持基础为主,综合为辅的方针。

    只是,在奋斗了快一年之后,我内心依旧期待,他们可以慢慢地看到自己的价值,慢慢地找到一种突破意识,慢慢地不仅在成绩上追上来,同时也从自身的自信心上追上来。

    刚好那天在评讲试卷讲到最后的综合题,当我们把解题的思路,方法教授给学生之后,学生若是依旧没办法解题,要么就是听不懂,要么就是不想懂。

    大多时候,我采取的方式便是慢慢地引导,重点的事情让学生说,让学生想,让学生做。

    数学科目的最后一道题目,都是很综合的题目。如果我们从来不讲,学生下次遇到了还是不知道怎么入手。

    当讲到这道题目的最后一个问题的时候,我还是和往常一样引导学生的思维,慢慢地,学生自己发现了门路。

    很多时候,当学生讲说的解题方式和标准答案不一样的时候,我还是会采用学生的解题方式,然后整理的时候帮他们润色。我觉得,既然要让他们加强独立思考的意识,就该让他们有收获成功的体验。

    解说的时候,学生按照题目的意思,给出了一种解题方式。我看了一下,第一,与答案的方式不一样;第二,比原来的答案更加地简便;第三,我甚至都没考虑到这个方面;第四,解题过程比答案简短了很多。当时,自己的心中好开心。

    开心的理由不是题目被解出来了,当然解出来也很开心。但是,更开心的是,他们的思考,他们的参与,他们的一点一滴地成长。

    我们曾一道题讲了很多次,双方依旧没办法对等的交流;我们曾把一道题讲解清楚,第二次考到依旧做错了;我们曾一起来到综合题的门前,可是学生连看都不想看。

    所以,他们这一次的表现,真的让我觉得,之前我们所有的努力都值得了。这便是一个中学生身上该有的气息,不妥协,不放弃。苔花很小,但终会绽放。关键在于,你是否等待着这一刻的到来。

    (图片来源:百度搜索)

    03

    生活中的这些个感动的时候,很多时候我们想要表达出来,便是需要能够达到这种心境的词汇。

    中国的文字,来源于远古时代的先民,经历了两千多年的沉淀与演变,变成了我们今天所使用的文字和语言,同样也留下了很多文化遗产。

    就像袁枚的这首诗,在《经典咏流传》播出之前,它一直都在沉睡,它是历史留下来的文化瑰宝,但是一直都缺少一个苏醒的时刻。刚好在那一期的节目中它再次被唤醒,来到我们现代的文化之中,发挥着它在这个时刻的作用。

    我们诵读经典,既是对先人文化的传承,同时也是在丰富我们自己的感知能力。就像这本书中所说:“人情或人性不相远,而历史是连续的,这才说得上接受古文学。欣赏是情感的操练,可以增加情感的广度、深度,也可以增加高度。”

    或许,当初作者写下它的时候是为了抒情言志,又或者它是作者一时兴起的吐槽,但是当它被介绍出来的时候,它代表着一种努力绽放的生命力。

    这种生命力不仅仅是指植物,也包含我们每个人。还有当时这首诗的传颂者,一个支教的老师的希望,一群山区小孩子的梦想。

    我们总是太容易记住一些伟大的事物,对于太渺小的事物,我们也总是太容易忽略。其实,细微的事物同样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当它在青春年华盛开的时候,它的美丽从来不打折。

    如同我们生命中的某一个时刻,你周遭黑暗看不见阳光,甚至让你怀疑生命的价值。其实我想说,别怕,乌云总会过去,我们在该起舞的时候请尽情起舞,该歌唱的时候大声歌唱。生命的美丽,在于你看到自己的价值,相信自己的能力,活出自己的特色。

    伟大有伟大的可敬,细微有细微的可爱。生命的追求不在于世间万物一同追求同样的伟大,我们各有各的精彩。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经典常谈: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zody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