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友广场散文理事会·自动投稿
故宫有一奇枕,状比南山白额。整体敦厚可爱,枕之辟恶梦魇

故宫有一奇枕,状比南山白额。整体敦厚可爱,枕之辟恶梦魇

作者: 博物馆学文化 | 来源:发表于2022-01-13 22:11 被阅读0次

虎年就要到了,一个群里的老师给大家布置了个任务,聊聊“虎里虎气的文物”。

上周末去故宫武英殿看瓷器时,我刚好专题看了瓷枕,在这中间就有一只金代的“长治窑黄褐釉白地黑彩虎枕”。今天,我就说说此枕,算是完成作业,也算是抛块砖,请大家批评指正。

瓷枕始见于隋唐,一般由枕面、四壁和枕底构成。枕面前低后高,枕内中空。从我在故宫武英殿看到的瓷枕来看,有青瓷枕、白瓷枕、绞胎枕、三彩枕等,宋元时期又出现了兽形枕、建筑枕和人形枕。早期的枕外形较小,宋元时期枕较大。

陶瓷虎枕是流行于金代的一种很有特色的生活用具,从考古出土范围来看,主要集中于黄河流域,即与当时女真人统治的北方地区及其边缘区域为主,南方则以娃娃枕最为常见。

长治窑黄褐釉白地黑彩虎枕,呈卧虎形,高10.7cm,长35.6cm,宽14cm。虎背作枕面,白色为地,以黑彩绘芦塘秋禽图。局部来看,就是一幅中国传统的水墨画。

画面右侧,近岸处数茎芦苇随风摇曳,两枝残荷低垂,一派深秋景象;天空中,几只大雁南飞,高低起伏,并没有排成“人”形或“一”字形,或是飞累了要落地休息;画面下方,两只水鸭悠闲地前后游着,比大雁更安详自然。虽只潦潦数笔,将秋景萧瑟的意境表现得淋漓尽致。

虎身为枕身,以黄釉为地,工匠在橘黄色的虎身上,用毛笔勾勒出虎背的纹理,用一粗一细的线条搭配画出褐黑色的虎皮斑纹。虎尾自然地蜷曲在身体的一侧,显得生动有趣。用笔率意,生意盎然,装饰与写实浑然一体,相映成趣。

虎头以黄彩或白彩为地,黑彩装饰细节,整体敦厚可爱,表情憨态可掬,枕的通气孔巧妙地装饰为虎的鼻孔,显现出民间工匠的丰富想象力和创造力。

虎被尊为“百兽之王”,是力量和威严的象征。也常被古人或少数民族作为膜拜的图腾,因为在他们心中,虎图腾不仅可以为他们消灾驱邪,还可以保佑他们称心如意、吉祥平安。现在很多地方还流行给小孩子使用布的虎枕和虎头帽、虎头鞋等,希望小孩子生龙活虎,茁壮成长。

枕头是人们朝夕相伴的寝具,也是穿越梦境与现实的桥梁,古人为它赋予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虎形瓷枕寄托了人们祈求平安、祥和的美好祝愿。

我也借此虎枕祝所有的朋友们,虎年行虎运,虎虎有生气。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相关文章

  • 故宫有一奇枕,状比南山白额。整体敦厚可爱,枕之辟恶梦魇

    虎年就要到了,一个群里的老师给大家布置了个任务,聊聊“虎里虎气的文物”。 上周末去故宫武英殿看瓷器时,我刚好专题看...

  • 夜景

    堆来枕上愁何状?

  • 窗白

    再次醒来,窗户已经白了。这么快就天亮了! 有感于天亮而窗白,想起昨夜梦魇爬起,寻得木梳埋伏枕下。 山有木兮说的是放...

  • 锻炼身心.悠然采菊(七绝.平水韵)

    头枕松涛卧室眠, 谁言辛苦写诗篇, 悠然采菊南山下, 锻炼身心比古贤。

  • 《大学》摘抄

    《大学》: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之其所贱恶而辟焉,之其所畏敬而辟焉,知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敖惰而辟焉。故好而知其恶...

  • 《无眠》

    梦魇伴秋寒,深夜齐袭来。 万千思绪扰,实难复枕眠。

  • 堆来枕上愁何状

    《虞美人·枕上》 作者:毛泽东 堆来枕上愁何状,江海翻波浪。 夜长天色总难明,寂寞披衣起坐数寒星...

  • 阅读《大学》第七章

    【原文】 所谓齐其家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之其所贱恶而辟焉,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

  • 2022-04-22

    虞美人.枕上 毛泽东 堆来枕上愁何状,江海翻波浪。 夜长天色总难明,寂寞披衣起坐数寒星。 晓来百念都灰烬,剩有离人...

  • 2022-04-22

    虞美人.枕上 毛泽东 堆来枕上愁何状,江海翻波浪。 夜长天色总难明,寂寞披衣起坐数寒星。 晓来百念都灰烬,剩有离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故宫有一奇枕,状比南山白额。整体敦厚可爱,枕之辟恶梦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zsoc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