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烤洋芋......烤红薯......烤玉麦(玉米)......”尖细的有点苍桑感的声音,在窄窄桃花巷飘荡。
近了细看,一大姐驾驶电动三轮车,穿行于小巷中,车厢里有个长方体的烧烤炉。
炉子底部正中有眼灶,灶眼里放两三根细柴禾,关紧灶门,大火熊熊燃烧。燃烧的热量传导给炉子正面左右两边的八个接热孔,每个孔穴独立,并且有个活动的铁丝网,网呈半圆空心状,空心处正好放洋芋或红苕或玉米,玉米可放约二十厘米长的,洋芋和红苕根据块头大小四到八个。烤孔上面是两个空格,烧熟的食物放此处销售。炉子顶端是空圆柱烟囱,估计与下方的灶连通。
车厢里除了绑紧的炉子外,还有划细码齐的柴禾,背兜里口袋里装着生洋芋,生红苕,没撕过的生玉米。
摊主大姐有停车卖熟食后,把热孔空心轴抽出来翻翻检检,熟了的放上方空格里,空格里也有温度的,熟食在这里保温呢!没熟的翻个身再回来加热孔继续烤着。着
这炉子在故乡漫水湾有几个,他们是固定摊位,逢场天生意好。在雅安,第一次看到,感觉摊主大姐生意不理想,因为我远观两小时,没卖出去几个熟食,也许是我观察的时间不对。
在漫水湾,我就爱买这炉子烤出来的东西,因为亲人多嘛,自己不想吃食物也不会浪费,吃长饭的孩子多,有多少他们都吃得完。今天不行,刚吃了饭出来,再美味的食物也不能吃了,所以没有照顾陌生摊主的生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