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明显感觉楼下的流动摊贩更多了,原来一条街,每天城管一两次清理,经常是所剩无几。所以想加个餐,购买路边烧烤、炒饭,经常是靠运气。流动摊贩近乎爆炸式增长,原来熙熙攘攘几家顶风作案的小吃摊,与城管进行游击战术,才勉为其难的存活。最近竟成了风味小吃一条街,水果,夜宵,居家用品一应俱全……我心中有大大的问号,城管最近集体休假了吗?
终于看到关于不将占道经营列为文明城市考核内容这条新闻,我会心的笑了笑,那些关于与城管斗智斗勇的所凝结的智慧,终究成了历史特殊的符号。
疫情当下,第一季度经济增长数据公布,毫无悬念成了负数。国内虽然普遍复工,但第三产业因为疫情的特殊原因,无法释放活力,尤其是一些人员聚集的娱乐消费,以餐饮、旅游、电影、ktv最为突出,这几块普通就业人群最有效的吸收海绵,在疫情的烘烤下,失去功效,失业率陡增。无意间听写字楼扫地阿姨说,最近感觉压力蛮大的,以前招不到人的保洁岗位,最近应聘的人络绎不绝,人力充足导致卫生标准,在薪酬没有任何增加的情况下,有一种品质三星变五星的趋势,一片怨声载道,又不得不接受,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的心态被失业率吊打,整个社会处于增压状态。
对外经济就更是一片萧条无人问,唯有防疫笑江湖,出口也毫无疑问出现了负增长。每天看到国外数以万计新冠确诊人数增长量,无数人心中都是大大的疑问,这疫情何时是个头?经济之路该何去何从?复苏之路任重道远。自全球经济互联以来,国家与国家之间第一次被如此割裂,被网格化。进出口都由各国的实际情况,不同程度进行了限制。世界工厂的中国,面对次内忧外患,探寻新的发展之路也是刻不容缓。
改革开放初期,提出猫论,不管黑猫白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正是这种以实践求真理的探索,中国人民一步一个脚印,在粗放经济时期,腾空发展。粗放经济的典型发展模式便是低成本生产,造成的环境污染、行业乱象等也是后期实际面对的巨大问题。精细化发展成为新兴城市发展方向,引进高新技术产业,推动科技创新,使城市注入新的活力。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提升城市形象,打造文明、健康、有序的现代城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成为社会的整体目标。
自然以低成本运营的地摊经济,造成城市卫生环境问题,有损城市形象当然是上不得台面,所以一直被建设文明友好城市几个大字限得死死的,同时也催生出城管这一特殊人群。当然多年来城管与地摊贩的冲突从未间断,什么城管打人,城管被人打,经常在各大新闻榜上有名。也是近几年文明执法以及大家都不容易的相互作用,城管与地摊贩才逐渐形成默契,敌进我假退,敌退我营业,城市大事件期间打烊的友好生存模式。虽然地摊经济一直都存在,不过偷偷摸摸,名不正言不顺,游走的文明抵制的边界,经常成为群众调侃的对象。
当然经济好的时候,各行各业兴盛发展,大家都有钱有工作,自然是不屑一顾。地摊就成了多数人看不上的行当。然而天有不测风云,疫情肆虐,失业率激增,地摊这个低成本创业方式,突然成了香饽饽。国家说拉动内需,人民就响应国家号招,自主创业,放下骄傲,直面生活压力,摆地摊,促消费,拉经济。
政府也直面高失业压力,在政策上给予相应相应,取缔将占道经营列为文明城市考核内容,在经济繁盛时期,将城市打造成文明、健康、有序的现代城市,无可厚非。但在这个特殊的历史时刻,我钦佩于政府这种脚踏实地的实践力和强大的适应性。众所周知失业率和犯罪率是几乎成正比关系,没有可靠收入,社会闲散人员增加,解决生存问题铤而走险可能成为常态,社会稳定性必然受到巨大损害。通过货币放水促经济,虽然大家都看似有钱,但超发货币的消化,需要让整个社会为此买单。所以促进内需,提升微小经济活力,大城市放下面子,直面失业率惨状,才是正确的应对心态。据悉地摊经济解决了成都近10万人的就业问题,数据是否夸张,不得而知,但是楼下流动摊贩与日俱增,实践告诉我们这是一条可探寻的道路。
地摊经济的兴盛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就业压力,但是也会涌现新的问题,随着行业涌入人群增加,行业竞争加剧,摊位分配、价格竞争等问题,必然会激化矛盾。城市环境卫生,食品安全这些老生常谈的问题也会再一次走入大众视野,如何地摊规范化,管理规模化,都是城市管理者需要面临的新挑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