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 :修行的要旨是“舍之又舍,放下一切”,为何 导师说“要桶底脱落,就要熟读《六祖坛经》,研究《指月录》、《五灯会元》、《碧岩集》、《圜悟心要》,而且要拼命去装”,这是否和古人所说的“为道日损”有矛盾、冲突?
答 :这个没有矛盾,这个很合理的。为什么?桶底脱落,一定是桶里装的东西太多了,才会脱落;空桶的话,那桶底会脱落吗?你若挑一担空桶,那桶底永远不会脱落;你必须给它装东西,一直装,压得桶底受不住了,就脱落了。
我在《观潮随笔》里有一篇叫《理极必反》,你回去再翻翻看。一个道理,钻钻钻,道理越来越多,最后,道理多到极点的时候,你就发现……,这个答案我就不说了。你看《指月录》,你若东看西看,你看得越多越糊涂,因为你没有找出一切道理的源头。你平常应该要思索一个问题:“理从哪里来?”咦!你找到理的源头、找到理的老祖宗,那你就变成一切事、一切理的主宰,你就是真理之王 —— 法王了。
你若说一切放下,“放下”这个话,讲起来很简单,但是非常困难,困难到你放不下,你不如挑起走。叫你桶底脱落,空桶的桶底不会脱落,你一定要给它装装装,装得桶底受不了,啪!一下子,脱落了。桶底脱落之后的那个桶有什么呢?这个我就不讲了,事情就这么简单呀!那么桶底脱落有什么好处呢?当你桶底脱落的时候,你的心、你的身、你的人、你的人生、你的一切完全改观了,脱胎换骨,转凡成圣。
《指月录》要看,但不是要你看懂,是要你看不懂。越看不懂,你越看,这个才有味道。这好像你吃冰淇淋,没有味道;吃口香糖才有嚼头,慢慢地嚼,味道就出来了。当然看《指月录》,也是一个借镜,桶底脱落的人看《指月录》,每篇的答案都是一样的;桶底没有脱落的人看一百个公案,就有一百个答案,看一千七百个公案有一千七百条答案。若悟了的话,就只有一个答案,事情很简单的。
——摘自《耕云解惑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