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何为“士”?

何为“士”?

作者: 由豫94 | 来源:发表于2021-03-04 22:02 被阅读0次

春秋战国时期的贵族分四级:天子、诸侯、大夫、士。士位于最下等,上有贵族,下有平民,自己夹在当中,上下浮动。为什么会上下浮动呢?因为这个时候的士,既没有固定工作,也没有不动产。当然,这两样东西,他们原本也是有的。西周封建之初,士有可以吃租税的田地,叫“食田”。也有世袭的职位,叫“世职”。但是后来没有了。失去了世职和食田的士,就成为无业游民,与庶人没什么两样。他们既然没有稳定的工作(世职)和不动产(食田),又不能当真像庶人一样种田做工,那就只能作为“毛”依附于一张“皮”。也就是说,他们要生存,只能依附于诸侯和大夫。混得好的,可以成为上士,升为大夫。混得差的,就只能当下士,打零工。混得再差一些,则可能下降为庶民。也就是说,士这个阶层,也分为上层和下层。上层接近大夫,有贵族气;下层接近庶人,有平民味。

士按分工分为文士和武士。文士主要参与政治,武士主要参与军事。文士的上层可以做智囊,下层就只能做文秘,甚至做食客。武士的上层可以做将领,下层就只能做保镖,甚至做刺客。也有一些人,宁肯保持独立自由的身份,成为“游士”;或者并不固定依附于某个高级贵族,有合适的事情就做,没有就闲着,来去自由。这些人,文的叫儒,武的叫侠。

儒也好,侠也好,都是“自由职业者”。儒的工作,主要是帮别人操办礼仪和传授诗书。侠的工作,则主要是帮别人排忧解难和看家护院。这是他们的饭碗,却又是靠不住的泥巴饭碗,随时都可能砸了。而儒和侠都是有本事的,如果散落在民间,就会成为社会的不安定因素。所以,主张专政和集权的韩非,就把他们视为国家和社会的祸害,说是“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必须予以铲除。许多儒和侠自己也不争气。下等的儒,为了混口饭吃,死皮赖脸。听说有人办丧事,就不请自到。下等的侠,为了糊口谋生,不讲原则。只要有人肯花钱,就前去杀人。显然,这是不行的。统治者不答应,他们自己也不满意。也就是说,儒和侠,都需要引导,都需要整合,也都需要提升。

孔子和墨子,就是儒和侠的引路人。孔子为儒指引的出路,是读书做官,而且最好是在读书和做官之间游刃有余,谓之“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墨子为侠指引的出路,是平时自食其力,急时行侠仗义。儒家希望通过实施礼仪来影响政治,维护和复兴礼乐文化和礼乐制度。墨家则希望对武士和侠客的职业道德,进行理性的解释和规范。

            ——源引于易中天先生的先秦诸子百家争鸣

相关文章

  • 何为士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是《论语·泰伯章》中曾子说的一句话,原文为“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

  • 何为“士”?

    在《论语》第十三篇中有一章说到“士”,何为“士”? 以前学习《道德经》的时候,看了韩鹏杰老师的《道德经说什么》这本...

  • 何为“士”?

    春秋战国时期的贵族分四级:天子、诸侯、大夫、士。士位于最下等,上有贵族,下有平民,自己夹在当中,上下浮动。为什么会...

  • 为士

    何为士?孔子曰:“推十合一则为士”。 能够具有化繁为简,归纳整理能力的人,工作效率很高的人叫士。

  • 士魂

    何为士也?士,事也!善于做事,从一开始,到十结束,方为士也。在现代一切以利益为上的市场经济时代,仿佛谈论士的精神有...

  • 读·论语(十九):子张篇

    关键义:何为士、君子尊贤而容众、君子三变、取信于民 1.子张曰:“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祭思敬,丧思哀,其可已矣。...

  • 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 登亭怀士 常飞 为士几时秋?独亭望悠悠。眼前雪素清柔,何为此源头?我欲化己为绒,又恐日出雪融。万事尽苍霄...

  • 范读《论语》之九 言必信,行必果

    子路第十三第二十章,子贡问何为士,次之再次,子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 哎,好像不对,言必信,行必果,...

  • 向雄读《论语》之:隐士之劝

    何为隐士?首先是“士”,即有知有识之人,否则,普通渔夫樵夫耕民也都能叫隐士了。 隐士隐居,各有其缘由。 或是愤世嫉...

  • (13)墨子认为:君子之所以为君子,必有常人没有的特质

    何为君子 孔子、墨子在论述圣人方面有很多一致的地方,墨子对圣人的看法很有特色。《墨子· 亲士 》曰:“圣人者,事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何为“士”?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bllq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