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佛系这个词很热门。突然间,朋友圈、知乎上,铺天盖地在传「佛系」,连人民日报也在报道。
所谓佛系,感觉就像是一种不争的心态。其实这种心态往往是有一只无形的手在推动,而且是周期性在运作。
比如说五年前就有一个声音在倡导大家要努力创业,但是现在发现创业这条路不通了,因为路不多了,只好倡导大家要佛系,既然上去很难,就要和谐一点。
然而,真的是没有机会了吗?
什么是真正的没有机会呢?看看现在的日本就知道了。
10年前,日本作者深泽真纪提出「草食系」,指的是当时社会里,那些二三十岁的年轻族群。
他们没有野心,消费节俭,没有目标,据说现在连造人都没有兴趣了。
为什么日本会有这么一批「草食系」族群呢?
这一群人,从小在经济繁华的氛围里长大。有多繁华呢?举个例子,十年前有一位应届生千辛万苦考了个日本的程序员证,然后就回来炫耀他的年薪有二十万人民币。结果被朋友嘲笑,20万收入是民工阶层。其实也不是真的是民工,日本是一个「被设计好的社会」,极其看重资历,日本人崇尚的是「不出格」。也就是说,不管是程序员,还是医院护士,收入水平不会相差太多。所以我们今天看到很多报道说现在日本人不喜欢买奢侈品,是因为那些年轻的女孩子从小就在好的家庭环境当中,名牌包也有几个,所以并不稀罕那些所谓的奢侈品。
但是,当这一代长大后,突然之间经济陷入低迷,风光不再,往前看,似乎也看不到未来。
草食系一代,与其说是无欲无求的一代,不如说是迷惘而无力的一代。
接下来中国的一代人,看上去面对的环境也差不多。
而这个社会真的就没有发展机会了吗?
从人类历史的发展来看,往往都遵循着这样的一个规律,从技术萌芽到技术成熟,中间过程都经历过从炒作到泡沫破灭而后逐渐普及的阶段。
但我们应该相信,每一次技术变革都应该把人类社会引导到更好的时代,而不是更坏的环境。
而且随着技术的变革,会有很多代表落后生产力的岗位被淘汰,同时也有更多代表这先进生产力的岗位被创造出来。比如,在互联网时代,电商和网络直播,就解决了很多就业的问题。
在历史的发展中,任何一个行业的发展,往往会带动相关行业的抬升,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产业链。每一个产业链都会有细分的产业链,比如在网红界,我们就可以看到快手上的直播和其他的直播平台的内容的明显区别,虽然快手的用户群体远没有其他平台的数量多,但是中国这么大,就那么点的用户数量,已经可以让一个直播平台获得很好。
如果我们再看这些平台上的不同的内容资源,都是由很多细分的“专业内容”来运营的。我见过很多夸张的包括工地小伙练健身、田里抓黄鳝、每天吃玻璃,千奇百怪,应有尽有。当然也有很多专业的内容。
而从在线教育行业来看,过去一年多的时间,火的大都是一些“时间管理”、职场生涯发展等等课程。其实这些课程,在培训业界10年前就火过了。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下一波的在线培训行情,很可能就是更专业细分的内容,比如销售、管理、心理学。
但是,如果你要做出这样的判断,至少你要对其他一些相关行业有过一些了解。如果你想做培训师,至少知道培训业有多少流派,那个流派是如何发展的,再决定自己打算进入哪个流派比较有前途。
如果你想在营销、运营方面精进,你也要知道在这方面有多少流派,都已经发展到什么程度。
而以上这些提到的认知,不单单是看几篇公众号文章就能学会的。还要走出去,跟不同行业的人交流意见,才能找到真正的发展空间。
再比如,大家都知道,人工智能是未来的趋势。但如果你还停留在「人工智能将取代许多人的工作」,那其实还是处在一种被害者的思维。
正如我们现在说「互联网+」,未来的产业形态,也将会是「人工智能+」。如果你能在人工智能提前普及的这两三年内提前布局,就能抢占到一块蛋糕,而且利润空间还不错。
完全有可能。而且这些,都是我们可以思考的方向。
在未来的十几年里,如果你没有办法放下工匠精神,不愿意舍弃过去辛辛苦苦积累下来的技术优势,你也可以拥抱新的技术,和新技术融合成另一种更新的技术。 这样你才能让自己无时无刻能利于不败之地。
当然,前提还是那句话,理解这个社会运转的模式,找到自己能够产生价值、发挥价值的地方,切入产业链中能和你的价值结合的最好的那一块,才能让你的产出更高效。
销售技巧培训师
周嘉俊
帮你快速找到成长路径
主讲课程
《销量II——高价成交力训练》
《销量II——高效商务谈判技能训练》
《销量II——工业品营销训练》
《影响力路演策划训练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