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小走出的网红校长》学习体会
昨晚我们迎来了“兴成长计划”管理提升班第二讲,贵州省息烽县木杉小学徐萍校长与我们分享了“村小走出的网红校长”,听后深受启发和感动。
息烽县木杉小学地处贵州省贵阳市息烽县西北的石硐乡木杉村,全校共有学生155人,在职教师5人,其中留守儿童占80%。她时刻牢记“办人民满意学校、做人民满意教师、创人民满意教育”的宗旨。每逢节假日,徐校长都要走访贫困学生,了解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情况,给他们送吃送穿,155个学生的家庭情况都一清二楚,从而获得“留守校长”和“村干部”的雅称。
刚开始,徐校长把留守儿童集中在学校托管,给他们辅导作业。后来留守儿童增多,一个人忙不过来,就在网上招募志愿者,先后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名校的志愿者来到这里支教,今年暑假南京财经学院的志愿者已经入驻学校。
由于师资严重不足,无法开足开齐课时,学生常年面对单一的语文数学,毫无学习兴趣,半路躲学、装病不愿上学的事情经常发生。呆滞的眼神、木讷的表情,失去这个年龄本该有的天真活泼。徐校长作为木杉教学点的负责人,深知自己肩负重任,承载着155个家庭的希望,155个孩子的未来命运全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如何改变教育现状?成为摆在徐校长面前的一道难题,她便开始了寻找之旅。“功夫不负有心人”,2017年12月联系到了上海沪江,对互加计划公益课程深入了解后,内心万分喜悦与激动。为了让新学期开学孩子们能收看到互加课程,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徐校长寒假一直在学校忙碌:安装网络、修理设备、安排课表,大年三十都在学校度过。为了让校园环境优美,自己种植花草,小小的校园从此四季花开。学校发展没有资金,就“四处化缘”,五年时间募集100多万人民币,改善学校的软硬件环境。
制约学校多年的瓶颈终于突破,学校的围墙已经打开,丰富多彩的优质课程通过一根网线输送的到大山深处的木杉小学,木杉小学的孩子们和全国各地的孩子同唱一首歌、同绘一幅画、同跳一曲舞。半路躲学、装病不想上学的现象没了,孩子们变得阳光、自信了。偏远落后的乡村孩子也能享受到教育公平,拥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教师足不出户,就可以享受到北师大等优质培训。大山深处的木杉小学,孩子们10点才上第一节课,因为许多孩子们需要翻越两个多小时的山路来到学校。即使这样,许多孩子还是坚持天未亮便上路,只为赶上7:40的彩虹花晨读课,和时朝莉老师一起读诗。
2018年5月26日—29日中国国际数博会在贵州贵阳召开。上海沪江作为互联网教育扶贫代表,在数博会上签署了教育精准扶贫框架协议,5月28日上海沪江互加计划贵州现场会在息烽县木杉小学成功召开,这是数博会期间用时最短的一次互联网+教育会议。
为了让更多的乡村孩子能够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徐校长积极推广引领互联网教育。2018年6月8日徐萍校长给县教育局局长写了一份“建议全县小学使用互+计划的报告”,6月14日“息烽县教育局上海沪江‘互+美丽乡村’网络公益课程启动会”召开,大力推动了息烽县利用互+教育助力乡村教育的步伐。7月7日至8日徐萍校长还应贵州黔东南岑巩县注溪中心小学的邀请,驱车390多公里前往注溪中心小学进行互加网络课程专题培训。
中国目前有11.1万所100人以下的乡村小规模学校,地处偏远,交通不便,长期以来经历缺师资、缺课程、缺资源等严峻问题,教育质量难以保证。随着互联网在中国的迅速发展,国家把“互联网+精准扶贫”作为重要的战略工程,通过互联网助力乡村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也成为必然趋势。“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作为各级各类教育部门领导和学校的教育管理人员一定要向徐校长学习,积极推动引领本地区、本校的互联网教育的发展,让更多的乡村孩子都能够享受到优质而公平的教育,促进乡村教育的快速发展。
“努力让山里的孩子成为我想要的模样,也让自己成为我想要的模样!”徐萍校长的在工作中开拓创新、无私奉献的精神和爱校如家、爱生如子的优秀品质令人敬佩,值得我们广大乡村学校领导和教师们学习,我们要抓住互联网时代的这个难得机遇,努力学习、不断提升丰富自己,为中国的乡村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毕生的精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