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月半

作者: 毛草台 | 来源:发表于2024-08-12 00:39 被阅读0次

        一

    妻说,周六是阴历七月初六,回老家过月半去。关于过月半,这还是老家很久以前的一个习俗一一流浪在外的游子,出嫁后的姑娘,在这一天得回老家或娘家看看,既解思念之苦,又尽百善之孝。你听了妻的理由一一此行既可以满足你看看父母的愿望,又可以在乡下消消炎热暑气,并且还可以与老妹一起包苞谷粑粑,满足你的口食之欲一一你便欣然答应。

        二

    把老父老母接到几里外的老妹家,热热闹闹地过了一个月半。你们的闲话当然是又回到以前。谈及了幺幺姑姑的往事,也谈及了过世多年的婆婆爷爷曾经在“弄吃的”方面的如何“力量”一一总之,多半都是和过月半相关的话题。于是乎你们感叹有之,怀念亦有之也。

        三

    饭后的事当然是包苞谷粑粑。

    桐子叶你在回乡里来时的路上就摘好了的,大张的小张的都有,满满的一大提袋。在水池边一张张的用抹布擦洗,又用清水冲洗干净。

    嫩苞谷米老妹夫早打成了浆,老妹掺进了些泡好的白米,再放入适量的苏打粉一搅拌均匀,刚好在桐子叶洗好的时候膨涨起来一一于是,心灵手巧的女人们开始了用桐子叶包粑粑的环节:一大张桐子卷成筒,一小张插垫进去;用勺子将浆子放进卷好的筒叶内,把筒叶的上端一折,就成了一个倒三角形的待蒸的苞谷粑粑了;当大锅里蒸扁上堆满一扁包好的粑粑之后,锅盖一盖,炉火一起,不足十五分钟,带有桐子叶气息的苞谷粑粑的清香味道便充斥了整个灶房的角角落落!

    尽管吃过午饭,连开三锅粑粑,一家人几乎人人连吃了三个粑粑,连老父老母好像都各吃了两个!

        四

    当一切都忙完了的时候,已是下午四点多了。往屋外瞧,不见了明晃晃的太阳。只听得老妹一声吆喝,要跑行雨了,快帮着收拾晒塔里的苞谷砣!三伏天的行雨说来就来,但幸好你们和村里所有晒粮食的人家一样,动作快,露天晒塔里金黄的苞谷砣,或者是剥好了晒的金黄的苞谷米,早就收进了各家的屋,或者是码堆在屋的街沿上了,狂急的行雨湿不了正在晒的粮食!

    狂急的雨弥漫在村子里,也弥漫在四围的山间。你看着屋檐流着明水,你看着雨雾罩住了整个村庄,你看着雨雾罩住了远处的山和近处的山。山风带进清凉的气息,让你感觉到了乡里的月半实在是太充实太有意趣太凉爽了!

   

相关文章

  • 过月半

    今天回娘家过月半。 本地的月半也就是中元节,进入七月后的第四天到第十五天中的任何一天都可以过节。过节时,家里的男士...

  • 过“月半” - 草稿

    : 家乡有句俗语;“年小月半大,神鬼也歇三天驾”,可见“月半节”在家乡人们心中的位置,至少也不亚于过年。 ...

  • 云过月半

    谁撒了白色罗兰在天边? 轻歌曼舞人世间。 谁骗了鸟儿两相伴? 辗转啼欢绕思恋。 月也贪闲, 流云遮不断。

  • 回家过月半

    今天下午跟阿敏同车,她跟我说起了回家过中元节的事情: 今天很忙,即使再忙,也要忙着回家过月半。 按照中国的传统节日...

  • 《过‘’月半‘’,闹元宵》

    爆竹声声贺新春,锣鼓阵阵闹花灯,又是一年元宵节,浓浓乡土中国情。 在农村,元宵节是个非常热闹祥和喜庆的节日。乡里'...

  • 过祀节

    在我老家,七月过的节叫“过月半”。“过祀节”,这是我现在居住的地方,也是我的第二故乡——苏州的叫法。 “七月半,鬼...

  • 再吃是猪

    月半月半月半月半月半月半月半

  • 人间清明过,天宫月半轮,幽幽拂陈迹,朗朗照时人。

  • 正月半的炀粉粥

    沪上西北郊地区,把“过元宵节”称为“过正月半”。婆家这里,正月半是要烧炀粉粥吃的。 炀粉粥里也有汤圆,是实心无馅的...

  • 中国诗肖像第七季入围参选人059

    给岳父烧“月半”纸 诗/张国祥 亲爷请啖! 今日古历七月十三, 乡风过“月半”。 女婿行孝堂前: 又是供饭; 又是...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过月半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cbrk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