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会经常产生负面情绪吗?你是如何应对的?如果你不常有,并能很好地化解负面情绪,那么我要恭喜你,你远离了抑郁症。《改善情绪的正念疗法》一书的作者卡巴金和其他三位心理学家认为烦恼会形成抑郁。他们在书中阐述了人们的情绪、想法、身体感觉和应对事情的行为如何相互作用,形成抑郁,正念疗法是什么,如何采用这种方法应对抑郁症。

卡巴金们探究抑郁症发作的原因。人们在遭遇丧失、分离或被拒等变故时,会产生挫败感或羞耻感。这些不愉快的情绪不是造成伤害的真正原因,人们对这些情绪的想法才是根本问题所在。一部分人显得更悲观,他们苛责、否定自己,消极地解释事情结果。接着,他们在大脑中不断演练如何应对困难和危机。80%的抑郁症患者会感到生理疼痛,而这些疼痛源于大脑超负荷工作产生的疲劳和倦怠。混乱的想法和下降的生理机能不能解决现实问题,同时,为了不产生头疼和紧张,在遭遇类似问题或情境时,他们更倾向逃避或自卑。于是,不断发生在情绪到想法,再到感觉,再到行为的负反馈造成:我就是失败者,全世界都和我作对,我怎么努力都没用。。。的结论。
卡巴金们创立了以正念应对抑郁症的方法。抑郁症和其他疾病一样可以采取药物等治疗手段,但停药后面临复发甚至加重的可能。正念最早属于佛教文化概念。正念疗法是一种心理治疗方法,它侧重改变患者情绪和思维,使他们放下对过去的积怨和对未来的担忧,关注自己的生理感觉而非压抑情绪。正念用来培养人的觉察能力,让人注意更丰富的现实环境和选择可能;它指向现实经验而非虚构、抽象的概念;它聚焦当前状态,而非判断过往好坏、今后得失。
培养正念其实很简单,吃一颗葡萄干就能体验到。把大象放进冰箱要3步(joke),吃一颗葡萄干要几步?你肯定想不到,至少要8步:拿起,观察,触摸,闻,放入口中,品尝,吞咽,还有接下来。。。,分解动作不赘述。这样做的目的是觉察,觉察你以往经历过但会忽视的信息。套用一句时下的流行语:品,你细细品。吃饭太快,吃得太多或太少;做着A事想着B事,开始做B事了又想起A事没做好;总想去某个地方,忽视了眼前风景,到了想去的地方却又感觉不过如此。。。虽然大多数人没有抑郁症,但这不正是大多数人的生活吗?一呼一吸间,一步一趋时,很多场景都能培养正念,也需要正念。
《改善情绪的正念疗法》是一套为期8周的训练,如果你想尝试一下这种改善情绪的方法,不妨一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