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五蕴炽盛

作者: 白痴老猫 | 来源:发表于2018-10-08 21:19 被阅读3次

    佛教所有理论的缘起是因为佛祖认为人的一生是苦的,佛教苦、集、灭、道四圣谛,要解决的就是这个苦的问题。

    关键是什么是苦?传说佛祖四门游观,就是说佛祖从四个城门去游览观光,看到了人生的生、老、病、死之苦,于是佛陀出家修行去了。

    人生八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及五取蕴苦。

    前七苦,前面说过,也算不得真正的苦。按道家的阴阳说,或是现今的辩证法,苦乐是对立统一的。没有单纯的苦,也没有独立的乐。苦与乐是一纸两面,为何要离苦得乐?如何能离苦得乐?

    我想,就是得道高僧,或干脆修行成佛,也会有生老病死,也还是有七情六欲存在。看到师长离去,也会悲苦;受伤了也会感觉到痛;肚子还是会饿,饿了还是会想着吃,吃甜的总比吃苦的舒适一点。

    那么佛祖说的苦究竟是什么苦?我们要离苦得乐的那个苦到底是个什么东东?

    五取蕴苦!还有另一个说法更直接明了一点:五蕴炽盛苦。五蕴:色、受、想、行、识。是指人的心里活动的五个环节。五蕴炽盛,人的心理炽盛。这是不是与《金刚经》中的"云何降伏其心?"相关联?因为炽盛,所以要降伏。

    再说八苦,前七苦好理解,直白易懂。这最后一苦五取蕴苦,涉及佛教专业术语,恰恰又是最为重要的一苦。是不是需要我们有很深的佛教基础知识才能理解?这还真心不用!

    三千佛藏,按佛祖的说法最终也是要舍弃的,弃舟登岸嘛。再说六祖慧能,文盲一个,也不仿碍他成为高僧、成为六祖。所以我们也可以用普通人都看得懂的说法,来理解这个五蕴炽盛苦。

    五蕴,哪五蕴?色、受、想、行、识。前四蕴就是一个心理学上的条件反射过程。

    色蕴:客观事物,并对人的五根(眼、耳、鼻、舌、身)形成感观刺激。

    受蕴:人的感觉器观(五根)对客观事物的刺激形成反应,接受外界刺激并把刺激反应传递到大脑。

    想蕴:大脑根据记忆,根据已形成的条件反射弧做出相映的应对反应。

    行蕴:大脑的应对反应输出形成相映的人体行为。

    上课铃响了(色蕴),学生耳朵听到了(受蕴),根据经验判断这是上课铃声(想蕴),回教室坐好等待上课(行蕴)。

    前四蕴,正常的神经心理反应,不是苦的根源。关键是最后一蕴识蕴,这才是万苦之源。什么是识蕴?你可去百度一下,但如果没有一定的佛学基础,怕定会里雾里。其实我也是看不明白,但也不影响我们往直白简单之处去理解。

    为了能更好地理解这个"识蕴",我绕远一点,从《道德经》里的一句话来着手。《道德经》第二节开句为: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注意这里美不与丑相对,善不与恶相对。所以这一句不能简单地理因为有丑、恶,才体现出美、善。

    这一句正确地理解应该是:当天下人都知道美之为美,也就是说当天下人都能自觉识别美好与苦恶时。斯恶已,这就坏事了。当天下人都知道什么是最完善时。斯不善已,这已不再完美了。

    为什么?在人类之初,或是动物禽畜,一切凭本能行事。饿了吃,吃嘴里苦涩不适就吐了,感到可口就多吃下咽;春天发情,自然找异性交配;领地内来了外来者,就恶脸相对,打得过打,打不过逃……一切皆为本能,如五蕴之前四蕴,无所谓苦恶。

    但有一天,人类开了智慧,有了辩识之心,知道了美之为美、恶之为恶。于是坏事了、不再完善了、苦也由之而来。

    识蕴:辩识之心。人类有了辩识之心,知道了美之为美。人类不再全凭本能行事,人类有了思想、智慧。人类学会了选择,也有了满足这选择的能力。

    这个辩识选择之心,才是万苦之源。所以在《金刚经》的开首,说佛祖乞食午饭,有"次第乞食"一说。为什么要次第乞食,一家挨着一家,这就规避了这个辩识选择之心。

    那识蕴如何就造就了我们生活的苦难了呢?最根本的是因为识蕴使我们坠入六道轮回,受轮回之苦。这又是另一个话题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7、五蕴炽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dqka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