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准备上同分母、同分子分数比大小这节课的新课内容。自知已是上午第三节,且这节课属于名不正言不顺的数学课,我不打算多讲,准备放手给学生让先自学然后在小组内交流。
这让学生讨论交流不打紧,关键是,我的饭碗都要被抢了。
首先给出两个问题:
(1)同分母分数如何比大小?先举两个分钱数,通过画图说理来解释,然后得出结论。
(2)同分子分数如何比大小?先举两个分数,通过画图说理来解释,然后得出结论。
五分钟自学时间。然后就自己的想法在小组内讨论,讨论交流时间15分钟。
然后就有了接下来的精彩呈现:
第一个问题:
赵丽皓:3/8和5/8。先画一条线段,3/8就是指,把这条线段平均分成八份,这样的三份就是3/8,5/8就是指这样的五份,从图中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出,3/8<5/8。结论就是同分母分数比大小,分子大的分数就大。
还没等我说话,班里就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此处的确应该有掌声,表达的清楚流畅。
我:丽皓利用分数的意义画图比较出了两个同分母分数的大小,谁还有不同的方法?
丁逸轩:我是看3/8由三个1/8组成,5/8由五个1/8组成,一下就能看出,3个1/8<5个1/8。
学生已讲至此,我还有什么好讲的?继续下一个环节呗!
我:第二个问题谁来解决?
我瞄了一圈,发现上次卷子自我反思版块,写的有点绝望的小计同学举了手,赶快给个机会。
季小计:我是用说理的方式得出结论的。举的例子是10/19,10/20,19和20分母不同,可以用19*20=380,把10/19变成200/380,把10/20变成190/380,这样就变成了同分母分数,根据刚才的学习,可以知道200/380>190/380。
我惊得下巴要掉下来了,虽然把我的课堂节奏也带偏了,但多难得呀!是真实的想法,且,足够棒!问娃们,用了什么方法,不约而同:转化的思想方法。嗯嗯,没错的,迁移类推,好样的!提了一点建议,最后比大小要回到原数上来。也就是10/19>10/20。
班级还有同学小手高高举起。
褚俊杰:我是用画线段图的方式得出结论的。举的例子是5/6,5/9,然后画图演示,画到最后,不好意思的说,图画的不太标准,看不出来。
哈哈,心里还是极为清楚的。
丁子轩的手从开始到最后一直都没放下来,而且表达出强烈的讲解欲望,就把机会给这个娃娃吧!
丁子轩:我举的例子是2/4和2/8,是用画图的方式解释的。
绝!妙!真会选数。我在心里暗暗赞赏。
画两个相等大小的圆,分别表示出2/4,2/8,谁大谁小一目了然,结论:同分子分数比大小,分母越大,这个分数就越小。
掌声,雷鸣般的掌声送上。
下课时间到了,借助三年级学习的1/4和1/8比大小,借助生活中的分蛋糕,再次体会1/4>1/8,所以2个1/4一定>2个1/8。
最后,不忘调侃学生一句:大家这么能干,我可以下台了!你们这是抢老师饭碗的节奏啊!
下午第三节练习课,提前几分钟到教室,陈梓玥笑眯眯地跑我跟前说,老师,第三节课可不可以还让我们小组讨论,你就当你在课堂上不存在,你可以下去转转,也可以给我们拍照。这边陈梓玥刚下去,又有同学问,第三节课课本上的习题可不可以让我们小组讨论讲解啊?
我这又喜又悲又欣慰又受打击的心情!不过,绝对的同意,没问题!
然后就开始了没我啥事的小组内讨论交流,我只负责听一听,督促一下,拍拍照,悠哉悠哉的。
结语:
我清醒的知道,不是每个小组都能高效完成讲解任务,肯定有浑水摸鱼的,有打酱油的,有扰乱讲题秩序的,有组长不作为组织不力的,但那又有什么关系呢?我们又保证不了自己的每次讲解都能让每位学生清楚的理解掌握,如果能让一小部分同学在小组内找到存在感,慢慢的锻炼自己的胆量,这也是另一种成长,更是社会化学习的魅力!在小组内学会交往,学会尊重,学会学习,团队的凝聚力再慢慢想办法提升。
走进孩子,倾听孩子们的心声,学会示弱,承认自己并非无所不能,相信他们的学习力,给他们搭建舞台,这也是一种改变和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