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序言 作为疗愈的写作

序言 作为疗愈的写作

作者: 张进ZJ | 来源:发表于2018-05-29 15:40 被阅读0次

    (一)

    2015年9月下旬,《渡过:抑郁症治愈笔记》(简称《渡过》)出版。一天,我的小同事蓝方对我说:“张进老师,你只出书,传播量还是太小。应该做一个公众号,让更多的读者看到。”

    听从她的建议,我尝试着建了一个公众号。在“开篇的话”中,我写道:“因应我的新书《渡过》出版,本微信公众号正式开通,且与书同名,旨在科普抑郁症知识,记录有价值的病例。真实原创,知行合一,自渡渡人。”

    因工作太忙,以及自己微信技术不熟练,公众号建立后,一直搁置,未予启动。某日,另一位小朋友,中山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硕士生穆昕,《渡过》一书中“抑郁病房日记”的主角,对我说:“张进老师,我帮你把公众号做起来吧。”

    于是,她辛辛苦苦把《渡过》一书中的重要章节,一篇一篇搬到公众号上。筚路蓝缕,功不可没。

    (二)

    2016 年春节过后,穆昕换了工作,一下子忙了起来,没时间再管公众号。我只好亲自上阵,继续把《渡过》的内容朝公众号上“搬运”。

    那时,公众号上都是我一个人的文章。直到有一天,收到了洁轩小朋友的信。

    洁轩是书中《寒冷的微笑》的主角。她患病一年,已经痊愈。在给我的信中,她叙述了自己这一年的经历,最后说道:“从接到姐姐(指我的同事李妍)那个电话开始,从我踏入张进老师办公室开始,就是我的新生。”

    我觉得她的治愈经历,可以给其他患者以信心。就征求她的意见,可否编成一篇文章发表?她欣然允诺,甚至勇敢地表示可用真名。于是,公众号上发出了第一篇来稿:《曾经以为我的世界就这么坍塌,现在看来只是新的开始》。

    (三)

    洁轩这篇文章在读者中引起了共鸣。一天之内,患者信息不断。我突发奇想:既然这么多读者愿意分享他们的感想和经历,何不约他们写稿呢?

    我想起我的一位患者朋友,名叫兰心。她的丈夫患抑郁症,在她的眼前坠楼。半年过去了,她还没有从痛苦中挣扎出来,总是陷于深深的内疚、自责中。

    我和她断断续续交流已有很久,彼此信任。于是我问她,是否愿意把她的经历、想法写一写?对其他人会有用的。

    她答:愿意,但我从来没有写过文章啊。

    我鼓励她:没事,你只要把你的经历、想法记下来就行。怎么想就怎么写,完全不用考虑是在写文章。

    几天后,打开邮箱,她的文章跳了出来。我看了看,回信告诉她:感受太多,事情太少;细节要多一点儿,越细越好;至于感受,纯粹个人情绪化的,不要太多。

    就这样来回修改了几次,文章丰满了许多。我正式开始编稿,字斟句酌。修改的地方,都请她确认。最终定题为:《丈夫抑郁离去,一位妻子的悔恨和反思》。

    文章发出后,好评无数。我向她表示感谢,并给她发了个100 元红包作为稿费。她谢绝了。

    她说:“这次写作,我对自己像外科手术一样的剖析”;“这对我来说是一次心灵的梳理和情绪的释放,我更深刻地了解了我自己”;“只能放下过去,面对未来”。

    过去我也曾这样劝慰过她,没有效果;现在她自发认识到这些道理,这是写作带来的吗?

    又过了几天,她发来一段话:“张进老师,我儿子看到了我的这篇文章,认为是他造成了爸爸的悲剧,很难过,我应该怎么办?”

    我回答:“你对儿子说,世界上因果关系无限。有的是一因多果,有的是一果多因,有的是多因多果。我们永远无法对自己的某一行为负无限责任,但求心安。”

    (四)

    我的另一位好友刘野,是一位中学英语老师,曾经重度抑郁,后通过元认知干预技术治愈。再往后,她自学这门技术,帮助了很多人。我请她给公众号写稿。她积极主动,连写带约,至今贡献了三篇文章。

    她是一位优秀的英语老师,同时也是称职的元认知咨询师。不过,对于写文章,不甚在行。最大的问题是,心里什么都明白,就是不知道如何表达。谈的时候,头头是道;写出来一看,却不是那么一回事儿。

    好在我们已经很熟,她的文章来了,我毫不客气,大砍大杀,发回给她补充、订正。有一天,她对我说:“你能把你的改稿给我看看吗?”我说:“就是发出来的那样。”她说:“我是想把你的改动和我的原稿对照一下,看看你怎么改的,好提高水平,省得你总说我笨。”

    我很惊喜:平常工作中,我就是这么教我的记者学写作的,想不到她竟然无师自通。

    后来,我总结了一下初学者如何学习写作的想法,发在我的朋友圈:“你就把写文章当成说话,怎么想就怎么说。先把想说的录下来,整理成文字;再分段落、分层次;再加开头、结尾;再修改字词。那落在纸上的就是文章。”

    (五)

    始料未及地,约读者写稿,给他们改稿,给我带来很多快乐。

    很多患者,一辈子都没有写过和发表过文章。我想,我干新闻 28 年,当编辑 16 年,一直都是带我的记者们写稿。现在,就算用我多年所学,来回馈社会吧。

    另外,对患者来说,写作恐怕还有疗愈的作用。

    我曾经在一次讲演中,表达了这样一个观点:写作是心灵秩序重建的过程,也是自我心理治疗的手段。

    为什么?因为写作是抽离的。沉浸于写作中,重新经历往事,感受消逝的过去,却超然其外,对自己、对世界可能看得更清楚。

    从心理建设的角度看,写作无异于清理自我,和自我对话。写作又是一个把思维片段逻辑化的过程。在自己的故事里,不断地发现自己、创造自己;在理解中,带出新的灵感、意念、感受,转化为新的行动。这和心理医生的功能非常接近。

    当然,这不一定是一件轻松愉快的事情。面对过往的伤痛,常常会有逃离的冲动。但是,当直面内心,在故事的叙述中,你可以收获感动。这是一种自我拥抱,带出温柔的力量,抚慰伤痛的心,如同抽丝剥茧,把生命的真相逐层揭开。

    我想,这就是“作为疗愈的写作”。

    (六)

    自今年春节后“渡过”从我个人小天地,转为公众平台始,工人出版社的编辑们就考虑把公号文章出版成书,编辑工作同步展开。

    至5月上旬,已经积攒了一大批文章。优中选优,分为上中下三篇。上篇“幻象”,是患者诉说疾病感受;中篇“光明”,是患者交流康复经验;下篇“知行”,是医生、咨询师、专家记录案例,科普知识。

    书名,想来想去,都不合适,干脆偷懒,定名为《渡过2》。当然也加了一个副标题,“接纳是最好的治愈”。

    在全书即将编定的时候,2016年7月1日,“渡过”公号粉丝破万。

    当今几十万、上百万粉丝的公号动辄可见,1万粉丝不值一提。但这对我是一个鼓舞。感谢读者,感谢作者,感谢工人出版社的编辑。

    期待《渡过3》。

    张进    2016年7月1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序言 作为疗愈的写作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ezoj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