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菇凉
小时候学过一个成语叫知难而退,释义:原指作战时遇到强敌,不能力胜,为免遭损失而主动撤退。后泛指做事应量力而行,懂得进退。有时也指遇到困难,就退缩不前。
昨天开会领导说到一个词叫知难而上,原本的意思是说到工作的困难,工作中是有困难的,有的问题容易解决而有的问题却不容易,尽管如此,也鼓励我们多想办法,多出主意,不要遇到困难就打退堂鼓。
又说到了很多比喻,虽然生活很难,难道就不生活了,虽然上班很烦躁,但还是要来上班,工作也是如此,就算难,就算各种不情愿,也还是一个字“干。”
当时开会时觉得特别搞笑,领导怎么会打这种俗话比方。事后仔细想想,再高级的一切,都要从平凡的生活开始出发,要吃饭,穿衣,工作。再成功的人也要从牙牙学语开始,一步步慢慢成长。
知乎上有这么一个问题:被生活「磨平棱角」好还是不好?面对「挑战」,我们应当「知难而退」还是「迎难而上」?
其实,一个人几乎是不可能知难的。所以人从本质上来说,既不能“知难而上”也不能“迎难而上”。因为世界有无限种可能性,你不可能精准的判断这个事情很难。
很多人所谓的“磨平棱角”,只不过是一种自我放弃的好听说法而已。
是希望别人相信,我不是不敢挑战,不是不想努力,我只是被现实逼得没有办法了,所以成熟了。
如果“磨平棱角”原本的意义上,告诉你不需要因为一些不必要的自我展示,因而给自己带来一些不必要的痛苦。
其实人活着就是为了解决困难,这是生命的意义,也是生命的内容。逃避不是办法,知难而上往往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手段。
记得小时候学自行车时,掌握不了平衡,每瞪半圈都要停下,一是掌握不了平衡,二是不好控制方向,有时候还会拐到沟里,甚至撞到墙上。运气不好时,还会摔个嘴吃泥,浑身都是伤。
记忆里最深刻的一次,是骑车摔倒了,膝盖破了很大一块皮,当时流了很多血,既害怕又担心,忍不住哭了起来。发誓以后再也不学自行车了。
但是每次,看小伙伴骑车在路边潇洒的身影时,又忍不住羡慕,骑车到底有多难,别人都能骑,为何我不行。抱着大不了再摔几跤的态度,又踏上了学自行车的道路。
果然,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我也学会了骑自行车。成了他们骑车大队里的一员,曾经的伤疤已经好了,疼痛也不记得了。
母亲常说一句话:知难而上,越是自己做不好,学不会的东西,就越要学时间与精力去学习,相信自己可以。
有时候特别佩服母亲,没有读过拼音,却能自学拼音音乐,还能在键盘上像个文化人一样打字。母亲多次说自己从未读过书没文化,可是却没有一个人相信,母亲比大多数读过书写得字要好,认识的要多。
我们都知道有句成语叫知难而上,该句成语出自《左传·定公六年》,是指明知道困难重重却偏要向前走,敢于迎难而上,这是一种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难能可贵的精神品质,值得称颂与效仿。
人生还有另一种活法,那就是知难而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