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割舍?简单来说,舍得是循环的,舍是为了得,而割舍则是一次性的,舍了就可能再也得不到。可想而知,割舍意味着更大的痛苦,需要更大的魄力。
割舍本是禅语,也称断爱。佛经中记载,佛祖在一次法会上讲:“比如有一个人,他在旅行时遇到了大洪水,他所处的河岸边充满了危机,但彼岸非常安全,他想渡河,附近却无船无桥,他便采集草木枝叶,扎了一个简单的木筏,顺利登上了彼岸。上岸后,他想:‘这个筏子真是太有用了,这么丢了太可惜了,我不如背着它上路,以后再渡河就不用着急了……”
接着,佛祖说:“这个人的行为非常愚蠢,因为他不能断爱。”
“那么他应该如何处置呢?”有弟子问。
佛祖说:“正确的做法是把筏子拖到沙滩上,或者停泊在一个水流平静和缓的地方,然后继续行程。因为筏子是用来渡河的,不是用来背负的。世人呀!你们应该明白好的东西尚应舍弃,何况是不好的东西呢?”
佛经上还说,“断爱近涅盘”,“涅盘”就是修成正果,对于普通人来说就是有所转机,有所成就。相反,不懂得割舍的人,就像那个扛着船前行的人一样,只能是因爱负累,因爱生害。
但是,我们又不能统统舍弃,因为即便是涅盘的高僧大德,也离不开一些基本所需。割舍,只限于那些多余的东西。
那么什么又是多余的东西呢?说实话,这很难定义。我们只能笼统地说,或者说我们只能拣最重要的说——很多东西对生命来说,都是多余的。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曾经写过这样一篇文章:
湘江地区的百姓都擅长游泳。有一次,秋洪暴涨,几个人乘一只小船横渡湘江去做生意。但船到中途突然漏水,大家赶紧弃船,游水过江。其中一人气喘吁吁,远远落后。一个同伴问他:“往日你不是游得最快的吗?今天怎么了?”那人回答:“我腰里绑着一千文钱,太重了,游不快。”同伴劝他:“水这么大,你赶紧把钱解开扔掉吧,不然恐怕游不到岸上!”那人不作声,也不扔钱,继续划水。但钱实在太重,他划得越来越吃力,游得也越来越慢。不一会儿,同伴们都已经到了对岸,而他还离岸有一段距离,看他精疲力竭的样子,大伙儿都劝他赶紧把钱扔掉,但他仍不肯听,坚持慢慢游,最终淹死在了水中。
以往说到这类故事,人们往往会说,这个人,真是要钱不要命啊!其实这么说并不尽然,实际上,故事中的主人公是既想要钱,又想要命。他只不过是高估了自己的泳技,同时也低估了洪水的威力而已。
现实社会中,大家都乐意做“加法”,不断地给自己的生活加分,比如积累知识、积累财富、积累人脉等等,而不善于也拒绝做“减法”,使生活的过程变得非常沉重非常累。其实人生的最高境界是“花未全开月未圆”,不要去苛求尽善尽美,要舍弃一些东西,给心灵一点空间,给人生一些思考的余地。
——于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