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些日子读了《马燕日记》,宁夏西海固张家村的一个女孩对读书的执念。
全书即马燕的自小学四年级开始写下日记,日记中她反复提及对读书的渴望、对家人的爱,以及对内心的痛苦:为什么妈妈要偏心让不会读书的弟弟去读书而她辍学呢?为什么只有语文、数学最重要,而社会不重要?为什么最亲近的人(母亲)都要说我的坏话呢?为什么别人家的孩子可以坐着车回家,而自己和弟弟只能够在烈日寒风中艰苦地步行?为什么挣钱那么难,花钱那么快呢?为什么老天爷为什么这么对她,对她怎么这么不公平。字里行间是孩子的真情和苦恼。
马燕临上中学之际,家里最终还是到了无法继续供她读书的地步。母亲是个开明的女人,虽然她确实在无从平衡时选择让女儿辍学儿子继续读书,但她内心依旧渴望女儿能够依靠读书走出去,拥有体面和美好的人生。当儿子将女儿写给她的信——满篇的“我要读书”——念给她听时,她潸然泪下。
宁夏西海固,属于黄土高原干旱区,1972年被联合国粮食开发署确定为最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区之一。一度因人口增长速度远高于经济增长速度而产生人口、经济、生态三方的恶性循环。且教育资源极度缺乏。目前,整体来说,相对全国甚至宁夏整体而言发展落后,但精准扶贫政策之下发展较为顺利。
2.
故事到这里,就开始分开岔道了。许许多多渴望读书的女孩男孩都表达过这种渴望,他们向父母向老师求助,但多数得到的都是失望。幸运者从来是少数的,但所幸这个“少数”群体越来越庞大;但反过来,即使幸运者越来越多,但终究是少数的。
第一个转机在法国《解放报》驻中国记者皮埃尔一行来到张家村考察。母亲看着陌生的面孔,将女儿的信和日记交到他们手上——这是她能够为女儿唯一一搏的机会,虽然她不知道是否有助。
故事在第二个转机面前就可以告一段落,因为主要矛盾——钱——已经解决。皮埃尔被马燕稚嫩的文字震撼,旋即在《解放报》上以两个整版发表了他撰写的《我要上学》的长篇通讯稿。报纸发布三天后,法国拉姆塞出版社就表示愿意出版马燕日记。一年后,定价为20.5欧元法文版的《马燕日记》在巴黎出版,并快速登上法国畅销书的第一名,随后荷兰文、西班牙文、英文版相继推出。马燕用版费支撑了一家的生活,并帮助了许多周边同样处于无能继续读书的困境中的女孩们。数年后,她奔赴法国留学。
3.
皮埃尔最开始准备帮助马燕时,宁夏省会来的朋友几乎嘲笑他们对马燕的帮助,认为传统阻力将使得这个孩子遭遇和村子里别的女孩一样的命运:在这样一个贫困的家庭里,女孩们注定要在十六岁的时候嫁出去,用她的嫁妆换取两个弟弟取媳妇儿的本钱。
其实,这才是故事最常见的版本。然而,虽然命运的反转为少数人所有,但却依旧是值得庆幸的。如果这少部分人能够创造更多的幸运就更加值得赞叹的。
4.
在幸运之外,有极度的不幸。
在幸运和极度不幸之间,还有尴尬的不幸:表面上似乎有能力温饱、有能力去读书。但是事实上,就像一栋平地而起的高楼,地下49层,地上49层。极度不幸者在楼外,中间者在地底,拥有住房却无法享受太多阳光。就个人而言,我很感激我所受的教育,但另一方面又确实对少年时期所受的教育是感到失望和遗憾的。
5.
《马燕日记》在国内有一些反对的声音,大抵是说马燕的文字过于红过于正,认为孩子被洗脑了。她发出的声音,确实是我们很少直接道出的:“我才知道什么叫亲人,什么叫作母爱”,“我想你们(皮埃尔)是最伟大的人,你们有金子般的心,你们才是祖国真正有用的人”,“这种人间之美,人间的感动”……
但大家幼时不都怀抱这种美好的想望和愿景的吗?就像课本上的教诲,遵从朴实的道理,追求崇高的理想。为祖国奉献,心怀大志,经邦济世。或许只是因为大家过于内敛没有发现而已,绝大多数人不正在为建设新特色社会主义美好中国而努力奋斗吗?只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要考虑的事情越发多了起来,这些外显的情感倒显得稚拙起来。
6.
我会供你,走一步算一步,我不会教你像我一样的。——母亲
那天晚上起来的时候,看到她偷偷在流泪,我觉得就有一点希望。——马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