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虽然我的工作和军事有关,但我从未料到杜兜会成为一名小“军迷”。
也许这是大部分小男孩儿的共同特征,但我总觉得杜兜对其痴迷程度更深一层。除了肤浅地喜欢模拟打枪作战以外,他还通过电影反复“研究”战场之状况,为此,他看了《红海行动》不下十遍(因为影片时间太长,除第一次看以外,之后我都只给他播放后半小时片段),看了《战狼》也接近十遍了,除此之外,还有《湄公河行动》《黑鹰坠落》《血战钢锯岭》等。
《血战钢锯岭》是真正带他“入坑”的一部电影。我在小米盒子上看这部时,杜兜正在午睡,在此之前我们刻意注重不在他面前看电视,所以那天算是杜兜第一次感受到电影以及电影中战争场景的震撼。他简直看呆了,一句话不说,一个人轻轻坐在我身旁,一本正经地同我一起看起来。他那认真的神情倒比电影更加引起了我的注意。
《红海行动》是杜兜的最爱,尤其是电影后半部分的坦克战和枪战,甚至电影最后的一段台词他都能背诵了:“请注意,我是中国海军,你已进入中国领海,请立即离开,请立即离开!”《红海行动》和《战狼2》激发了杜兜的爱国情,有一天,我给杜兜放一部国外的战争片(好像是《黑鹰坠落》),他却要求我放中国的片子,并称他喜欢看中国的(电影)。
这些电影在他心中留下关于“中国”的概念,他心中萌生出一些隐隐约约的爱国思想。他对解放军叔叔产生无限崇敬之情,一次我从部队出差回来,他知道了,一个劲问我:“爸爸,你看到解放军了吗?”我说:“看见了。”他就说:“你以后带我去看解放军好吗?”
我穿了一双迷彩鞋,杜兜认出这是解放军叔叔会穿的鞋,他把它叫做“兵鞋”。我回来那天他生病,我从机场到家后和他妈妈、奶奶送他去医院,出门前,他去鞋柜找着什么,后来才知道他把我已经换下的“兵鞋”又找出来,对我说:“爸爸,你穿你的’兵鞋‘吧。”他对我的“兵鞋”产生浓厚兴趣,在医院里也一直盯着看,并且告诉妈妈:“爸爸出差是去当兵了。”
那天杜兜对我也一直盯着看,眼神温柔,少有的安静。那天晚上,我出差一周多后刚回家,他抽血时,我暂时去卫生间离开了一会,后来我妈告诉我,我走了后杜兜一直嚷着要爸爸,我知道他是想我了,而不仅仅是因为我穿了一双“兵鞋”。
从来极度害怕抽血的杜兜,那天突然长大了似的表现出一种令我们难以置信的镇定,抽血全程,他没吭一声,也没流一滴眼泪,他的小脸上有一种让我也颇为佩服的坚韧,事后我想了很久他是如何战胜的恐惧,我不知道是否和他崇拜解放军战士有关,实际上我们并没有刻意给他讲解放军战士有多勇猛的故事,也许仅仅因为他又长大了一些,意识到自己是小小男子汉了。
有一天,杜兜突然很认真地对我说:“爸爸,你给我买一辆坦克吧。”我看着他从未有过的认真眼神,感到他的成长,他似乎经过了一番深思熟虑,语气都不像一个三岁的小孩儿。正逢国庆节期间,我带杜兜回老家盐亭,告诉他节后回家时,装了坦克的包裹就到了。他没有我想象中哭闹,答应了耐心等待,一到家就提醒我去取他的坦克。
实际上那只是一个十分简单的玩具坦克,似乎只花了我15元人民币,我本来想给他买贵一点的遥控坦克,他偏偏自己选了这个廉价的“低配版本”。小孩子的快乐触手可及,这样简单的坦克,他却喜欢得不得了,连睡觉也要抱着了,他告诉我他长大了想当一名坦克兵。但是他因为深受《红海行动》的影响,又想当一名海军。反而他对空军没有特别感觉,我想也许是没有给他播放《空天猎》的缘故。
总之,杜兜正走在成为一名合格“军迷”的路上。他现在最爱的衣服是那两件迷彩羽绒服,最爱的游戏是打枪,最爱的装备是坦克,最爱听的歌是《军中绿花》《歌唱祖国》。现在,因为他的强烈诉求,我车上播放的音乐也硬生生从流行歌曲切换到军旅歌曲了,还得单曲循环模式。因为,于公于私,我都得呵护他的强军梦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