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怎样,都做好最初的自己。
期待了许久的大学生活过得荒谬无比。每一天都在消磨青春,时间一点点散尽。看似轻松的日常找不到任何存在的意义,没有进步,没有激情,更没有灵感……没毕业的时候总是在幻想自己未来十年,二十年,五十年会怎样过。晚上睡不着的话甚至会和舍友一起规划未来的目标,规划在现在看来完全虚无缥缈的那些……大学怎样玩,怎样浪,怎样潇洒,怎样撩一个好看的女生陪自己过余生,怎样穷尽一辈子走遍千山万水,怎样登上真正的舞台,结交真正的朋友,成就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现在回想我只能呵呵一笑,现实怎么可能那么容易?太蠢了。结果是,我并没有怎样玩,怎么浪,怎么潇洒,谈恋爱那更不用提,没钱,没心情,也没耐性。能玩到一起朋友倒是有几个,可那和中学的哥们能比吗?我甚至连一个能陪我一起散步聊天,喝咖啡看电影的都找不到,更别说能指望我能找一个能和我一块躺在草地上看星辰的。
相比大学,我更喜欢高中,紧张又不失分寸。虽然很累,很苦,有压力,有迷茫,有彷徨,但对于我那才是真正的青春。高一那次,哭的很惨,因为愤慨;高二那次,哭的也很惨,因为感情;高三那次,哭的同样很惨,因为成绩。现在想来,每一次流泪,都是每一次的成熟,每一次动容,都是灵魂的进步。有故事,有叛逆,有经历,那才是青春。陪你一起书写故事的人,才是一辈子的知己。那些陪过我看月光星辰的你们,陪我夜下骑车沐浴冷风的你们,陪我熬夜看球通宵醉酒的你们,陪我一辈子成就永恒的你们。我想说很想念。可能对我来说,也就剩下想念了吧。现在遇到的人,不如你们一半。现在的我,很孤独,但对你们,一成不变。
“一个人只要学会了回忆,就再不会孤独,哪怕只在世上生活一日,你也能毫无困难地凭回忆在囚牢中独处百年。”
每天我都是一如既往去上课,又一如既往的回到宿舍。这几日情况稍微好些好转,偶尔一个人拿本书跑到湖边,或者走到图书馆,静静地看上几页消遣时间。刚来大学的那几天真的快崩溃。残忍的训练,无聊的课,再加上昏暗无光,没有情调的环境,内心如此绝望。我就像喝了一坛醉生梦死酒,每天活在梦里,活在最初的美好的期待里,忘记下一步该怎么走,甚至忘了前方是否还有路。
讲真,半年过去了, 我对高考失利的事实的确仍然感到很不满,心里仍有不甘,我也真的很想努力,凭着这四年,再奋起,实现我当初未实现的梦想,再捡起那凌霄壮志。现实却是我怎样也打不起精神,我甚至无法做到上课不犯困。简直越活越倒退,要知道,高三一年那么辛苦,那么疲惫,晚上只睡三四个小时的我,没在课上睡倒过一次,最多也就是打打哈欠。现在一天就两三节课上一半能把自己困个半死,其实这和环境有很大关系,大学的学习氛围我的确不敢苟同,不停歇的训练造成身体的困乏也是可以理解。但我还是得说,我没做好自己。那些厉害的人,牛逼的人,也从来不会给自己找这种借口。
我不想做一个过份怀念过去的人,太久的活在过去总是容易产生一些消极。过去有美好,都在心底,不必倾说。过去有痛苦,埋在地下,永不再提。时间会让我们成长,有时候我总会抱怨,为什么还经常找那些心里从未把你当回事的人交心?我甚至骂自己愚蠢,为什么要浪费着自己的时间给那些“永远也不曾长大的人”讲道理?为什么明知道那根本不是你心里所想却还会做?有些人,根本都不值得在乎,他们不配;有些事,根本不需要计较,它们不必。在乎你的人,无论是再吵再闹,心底上都是为了你;不在乎你的人,从字里行间都能深切体会到他们在敷衍你的真诚。我曾喜欢过一个女孩,她过生日的时候给她写过诗,送过礼物,她练一句谢谢都没有回我,现在我真想说自己当初又是何必。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明明自己离成熟就差那么一小步,却发现根本就没有真正的成熟,每天是新的开始,谁知道第二天的你过得会是进步还是倒退?我讨厌无所事事的人,讨厌那些不思进取,无所作为的人,回头来却发现自己和他们又有什么区别,自己又做了哪些能让自己感到动容的事呢?最可怕的莫过于自己最终成为自己曾经讨厌的人,一个总会说大道理而自己不曾认真努力的人以后又会是什么样呢?
羡慕那些厉害的人。他们总能在自己的世界里闯出一片天空,从来不在乎他人的看法,他们只会关心自身。往往成功的人也都是这样,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便是专注。看准一件,竭尽全力,最后登峰造极。专注,是一种态度,是一种习惯,更是一种思考。专注的人,永远不会迷失自己,即使身在困境,即使伤痕累累。
有时候,我觉得就像加缪写的莫索尔,灵魂距离我如此遥远,我的存在确实那么真实。但我还是我自己,从未离去,嗯,这个世界,也只有我自己。
默尔索在死亡直逼的苦难面前“大悟”了,他回归自我,完成了和这个冷漠世界的圆融统一。他明白了这个世界虚无的本质。 他意识到自己之前一切的方法,态度都是对的,都是这个世界本来的方式。在苦难之后,他发现了自己。
我知道,自己也终究会大彻大悟,也终究会发现真实的自己。嗯,没错,永远也别迷失了自己最初的方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