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淡相思未许深,玉箫声慢涩瑶琴.寒衣检视旧针线,无处相寻一片心.这是金庸笔笔下的程英,也是我们所知的程英.英,实为华,花也.
说起程英,很多人会觉得她是这个世界上最凉薄的女子,而在我的眼中,她的深情无人能敌,她的情深不殇更是值得后人借鉴.
初见杨过,她同表妹以及大小武躲在破庙中因肚子饿极,吃了桌上的饼,正被回来的杨过抓个正着,此后,杨过对李莫愁的胡搅蛮缠,看似是杨过的无心之举,可心细如针的程英应该是留意到了他的真心,也因此上了心,我想此时她已经爱上了这个看似蛮不讲理,其实一副侠义心肠的杨过.
很多人都在猜测程英为什么刚开始时要带铁面具,大多数人的说法是躲避李莫愁,这可能是大部分的原因,可我想这部分的原因里还有面对所爱人之时的羞涩之心.
程英在金庸的笔下是个喜怒不颜于色的女子,可在河边,当过来通知杨过陆无双有难时的她看见杨过在亲完颜萍的眼睛,她的怒色第一次映在我的眼前,说话从不带刺也不锋芒毕露的她第一次挖苦了杨过.
两人再次相见已时隔几年,程英虽早已出落的清丽秀雅,极其美丽,可心里的不自信使她始终没有揭下面具,直到陆无双的无意之举,被接开面具的她面对杨过时的慌张失措,便是这一切的最好诠释,看到杨过眼中掠过的惊异,她心里是暗自高兴的,她怕表现出来,因此嗔怪表妹,借故离开.
通篇看来,杨过对程英唯有敬佩之情,这是除了小龙女,第二个让他敬佩的女子.可我总也忘不掉他第一次瞧见程英面目时的惊异.杨过救陆无双,是她的倔强像极了小龙女,所以他出手相救,并随后各种纠缠;杨过救完颜萍,也是她的眼神像极了小龙女;郭芙的艳丽如花也没引起杨过的一丝关注,唯独,杨过初见程英的眼神是同看见其他人的眼神是不一样的,就如同她看小龙女时的特殊.
此后,林外乱石堆激斗后,杨过在程陆碧难的小茅屋内养伤,在梦里杨过一直叫着姑姑,他甚至把程英当成小龙女,可想程英当时心里的复杂,可事后她顾及杨过的心情,再杨过问及是否对她做了无理之事时,她说的话让杨过很安心,不觉尴尬,她更是安慰杨过一定能找到他姑姑.此女子的大度不能不说是爱他希望他好.
当杨过看到自己身上小龙女为自己所做的衣服不见时大惊失色,连忙追问,看着杨过从细节手中接回衣服,一脸欢喜并说这衣服对他很重要时,她心里也想为他做这样一件衣服,并着手准备.
可终究是落花有意,流水无情,在杨过想也不想即把程英送给自己的衣服脱下披在李莫愁身上之时 ,便已预见这只能是一场单相思.
瞻彼淇奥,绿竹猗猗.程英在篇中出现的场景屈指可数,而她的出场几乎总是一袭青衫淡淡.她斯文温雅,做事得体,人情练达,言行雍容揖让,剔透晶莹,但骨子里却透着一股不容忽视的坚强.金庸透过黄蓉之口说她“外和内刚”,这样的女子淡淡之中,其个性却在我的心中逐渐丰满起来.
孤儿身份的她打小便寄居在姨妈家之中,这大概也是她自制坚强的缘故.九岁那年,院里突然来了一个疯疯颠颠的陌生人,把她和陆无双抱到坟地上,被吓坏的陆无双早已哇哇大哭,而她却是同样被吓的脸色苍白,眼中蓄着泪,可却抑制住,不管陌生人怎么逼她哭她都不哭,后来陌生人直磕墓碑,正要转身离去的她回头看着失落的陌生人,转身跑过去抱住他嗷嗷大哭起来,一小一老毫无顾忌放声大哭,这场面着实奇怪,可又难掩其中的点点温馨.
黄程陆三人结伴至风凌渡寻郭襄时,一日程英看到桃花,想起桃花树上怕已结了果实,复低吟“问花花不语,为谁落?为谁开?算春色三分,半随流水,半入尘埃”,这是透过黄蓉的眼睛,我们看到一个娇脸凝脂,眉黛鬓清,宛然是十多年前的好女儿颜色……,程英在我们心中一直是一个淡淡然的女子,而这么浓重的笔墨来描写她可能是仅有的一次,情深不殇,她不是世间凉薄的女子,她活出了自己的风采,岁月蹉跎,可她风华容貌依旧清晰可见.
如果程英活在于现代,她必定是世间最美好的女子,静静而美好.90后的我们都过于个性化,有自己的主见,缺乏包容玲珑之心,不说好,也不说坏,我只想说颜色过于鲜艳夺目,是否会太过于刺人?杨过一个狂字,是他个性太过于乖张怪癖,使人无言以表,所以他虽最终修成正果,却也是半生磨难不断.
自思自己是非常有主见,个性也强,争强好胜,虚荣心极大之人,在个人形象鲜明之时,却也遭受了接连不断地心理的困苦,我爱好佛学却不修佛理,爱好哲学却不思论证,爱好心理学却不用理性思考,再次看到程英,心里落地了,我是个情深必殇之人,藉此,程英于我,落下个心里形象,修身养性.
程英,她虽然像是一道味道极淡的佳肴,可这淡却不能让人忽略,品尝起来让人回味无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