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敦煌

作者: 望风侠 | 来源:发表于2019-06-26 23:38 被阅读2次

今天想写一篇随笔,题目随随便便地写下敦煌这两个字。

说起来敦煌,那可是文化的圣殿,大多数的人都知道敦煌是在甘肃,并且一提及敦煌,不由自主地便联系到莫高窟。

可以说,敦煌因莫高窟而声起,但敦煌的地名由来,想必鲜为人知。

就在写这篇文章的前几天,在一本杂志上,介绍了敦煌,我才第一次对其初步了解。

敦者,大也;煌者,盛也。敦煌,盛大而辉煌也。不得不赞叹古人对地名的命名所体现出的智慧。

而莫高窟的起名,也有一番意义。在百度上搜索一下,是这样解释的:

莫高窟始建于十六国时期,据唐《李克让重修莫高窟佛龛碑》一书的记载,前秦建元二年(366年),僧人乐尊路经此山,忽见金光闪耀,如现万佛,于是便在岩壁上开凿了第一个洞窟。此后法良禅师等又继续在此建洞修禅,称为“漠高窟”,意为“沙漠的高处”。后世因“漠”与“莫”通用,便改称为“莫高窟”。另有一说为:佛家有言,修建佛洞功德无量,莫者,不可能、没有也,莫高窟的意思,就是说没有比修建佛窟更高的修为了。

其实,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别的国家。一个城市地名的由来,大都有一段源源久长的历史文化沉淀于其中。

而我们常常被忽略的,则是对自己所熟悉的城市地名,没有做一个深入的探究。当然,除了一些文科的学生以及对人文历史地理感兴趣的人,才有进一步了解的动因。

不过,现在的探究方便多了,网上搜索,便可知任何地名的来源及人文历史。

最主要的还是你是否对这些地名、历史文化感兴趣,否则,再厚重、再有底蕴的地方也扬不起你漠视的眉光。

记得在前年,快过春节的时候,和几位朋友坐火车去了趟敦煌,由于是旅游的淡季,整个敦煌市区内冷清人稀,再加上西北的冬季时节,这里天气异常地寒冷,白天的气温往往在零下十几度。

我们几个一行,去了莫高窟,位置离酒泉敦煌市东南25公里处鸣沙山东麓、宕泉河西岸的断崖上。

先是看了大概四十分钟左右的大屏影像,主要介绍莫高窟的来源,建造,文化等等。

看完影像后,便乘坐旅客摆渡车到达莫高窟的景点之处。

出于对窟内壁画保护的缘由,七百多座洞窟只对外开放十几个。由工作人员带队,每组十几个人。一个窟一个窟地给予讲解介绍,然后再把窟门锁上。

随笔:敦煌

到了这里,才觉得“震撼”的真正意义。精美,艺术之颠,圣殿,厚重,灿灿,宝库。一言一蔽之,一处著名的世界遗产。

怪不得能用敦煌二字,盛大辉煌并不徒有虚名。

艺术的殿堂,若要把它真正准确地描绘出来,不是容易的一件事。所以,知难而退,我也刻画不出它的模样,也不能对它叙说一二。这时,只感觉,知之甚少,全然空白……

相关文章

  • 敦煌随笔

    我终于来到了梦想中的这座城市——敦煌。 飞天,迎风起舞的飘带是云水般的文字;莫高窟,梦幻般的壁画是穿越...

  • 随笔:敦煌

    今天想写一篇随笔,题目随随便便地写下敦煌这两个字。 说起来敦煌,那可是文化的圣殿,大多数的人都知道敦煌是在甘肃,并...

  • 随笔|敦煌,下雪啦!

    窗外,小小雪花,像雨,像雾,斜斜落下。 室内,绿植胖胖小叶,缀满枝桠。 我喜欢白雪覆盖的世界,它干净,湿润,单纯。...

  • ​传承与活化敦煌音乐,QQ音乐如何玩出数字文保新思路?

    敦煌曲子戏、敦煌舞、敦煌民歌、敦煌古乐谱……敦煌音乐文化俨然是个“国家宝藏”。一战时期,敦煌文物遭到破坏,大量的敦...

  • 敦煌有“毒”!

    日本人说:“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日本。” 英国人说:“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欧洲。” 敦煌学者段文杰说:“敦煌在中国...

  • 敦煌,敦煌

    2016年5月20号凌晨,我和许先生踏上从张掖开往敦煌的火车。一夜迷迷糊糊,始终按捺不住对即将探索未知的兴奋。因为...

  • 敦煌  敦煌

    “去一个地方,你不要把它想的很美,其实它可以更美”,想起这句话的时候,我特别兴奋。凌晨一点的张掖火车站,开往敦煌的...

  • 敦煌,敦煌!

    一瞬间,一千年,一滴泪流了一千年…敦煌,你好。敦煌,爱上你也只是一瞬间的事情。 进莫高窟之前我们去看了介绍敦煌历史...

  • 敦煌,敦煌

    昨晚娃儿睡得早,一边拉伸,一边追了一集国家宝藏,看的正是敦煌那一期。 看着老先生在敦煌日复一日的看似枯燥的生活中奉...

  • 敦煌,敦煌

    终于从东到西“走”过一趟河西走廊,尽管是乘着列车。 敦煌于我并不陌生,上世纪九十年代曾来过,那时是跟随旅游团参观莫...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随笔:敦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fkkcctx.html